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235人看过2024-01-08

    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是极易混淆的两种合同,两者都是以人的劳动为给付标的的合同。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 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而劳务合同通常意义上是指雇佣合同。两者有一定的区别:
    (一)合同性质不同。雇佣合同是受雇人为雇佣人提供服务的合同;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确定劳动关系的劳动用工合同。
    (二)合同目的不同。雇佣合同以提供劳务为目的,是以雇佣人对受雇佣人的劳动行为的支配为合同标的,而劳动合同则是以劳动者成为用人单位的内部成员为目的。
    (三)受国家干预的程度不同。雇佣合同更多的体现是当事人的意思自治,是当事人平等协商一致的结果,国家干预的程度较小;而劳动合同除了体现当事人意思自治外,更多的内容体现了国家干预,劳动法对合同的订立程序、用人单位的义务、工作条件、劳动保护、最低工资、合同的解除等都作了特别规定,体现了国家对劳动者的特别保护。
    (四)主体及其关系不同。劳动合同中一方为劳动者,另一方为用人单位。其适用范围只限于单位用工方面,劳动者在成为用人单位的内部成员后,遵守其内部的规章制度,必须承担一定的工种或职务工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是领导和被领导的从属关系。而劳务合同则不具备上述特征。
    (五)法律调整不同。劳动合同由劳动法调整;雇佣合同应属于民法调整。虽然民法典没有对其做出明确规定,但司法实践中适用民法来调整。
    (六)合同争议的处理程序不同。劳动合同发生争议时,必须经仲裁前置程序后,司法机关才能介入,争议应适用劳动法的规定处理,仲裁机构或法院可以裁判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同样,合同解除应遵循一定的法定程序。而雇佣合同发生争议时,法院可直接受理,适用民法的规定处理;解除没有什么特别程序,双方均可随时解除雇佣关系。

  • 152人看过2024-01-08
    不会,除非有明确约定自动续约。
    合同期满后没有续签合同形成的事实劳动关系,可以由原劳动合同予以规范,并不意味着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而是以原劳动合同的某些条款进行规范事实劳动关系期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不是原劳动合同的续签。
    这一阶段劳动关系是新阶段的没有劳动合同规范的劳动关系,属于事实劳动关系,应按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予以规范,如必须再续签不低于一年期限的劳动合同,如果协商不成,可以解除劳动关系,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等等。
  • 137人看过2024-01-08
    集体合同约定的期限届满或双方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的时候终止。
    集体合同的终止,是指因某种法律事实的发生而导致集体合同法律关系消灭。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期限一般为1—3年,期满或双方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即行终止。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期满前3个月内,任何一方均可向对方提出重新签订或续订的要求。
  • 132人看过2024-01-08
    不可以。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如果有些用人单位聘用劳动者后与劳动者已形成了事实的劳动关系,却没有与之签定劳动合同,且用人单位任意扣法劳动者工资,该行为应属于违法。
    《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第二条和第三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劳动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即招用后故意不按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赔偿劳动者损失”、“造成劳动者工资收入损失的,按劳动者本人应得工资收入支付给劳动者,并加付应得工资收入25%的赔偿费用”等,根据上述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即使未与劳动者签定合同,也不能任意扣发劳动者工资。
  • 303人看过2024-01-08
    劳动主体即劳动合同订立的主体,即谁有权订立劳动合同,具体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这两个概念在一般意义上似乎比较明白,但在劳动立法上则有其特定的含义,需要作特殊的理解:
    1、不能把劳动者理解为一般意义上的人人都是劳动者,这样就会把用人单位本身也包括在内了。在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只能理解为达到法定年龄且有劳动能力的公民。
    2、与劳动者相对的用人单位是指招用他人为其劳动的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也包括为自己经营或为他人代为经营的人,他们构成使用他人劳动而给付报酬的劳动关系一方当事人。
    3、在现代社会中,有的自然人可以同时既为劳动者,又为用人单位,在股份制企业尤其如此:但在具体的劳动关系上,特定的人具有特定的身份。
    4、在我国,劳动者是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力的自然人。常常也被称为职工、工人和雇员。劳动法律关系所涉及的劳动者,是指依据劳动法律和劳动合同规定,在用人单位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
  • 571人看过2024-01-08
    1、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三款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在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期间,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
  • 154人看过2024-01-08
    签订集体合同应当遵循的原则可见于《集体合同规定》第五条,进行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1、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及国家有关规定;
    2、相互尊重,平等协商;
    3、诚实守信,公平合作;
    4、兼顾双方合法权益;
    5、不得采取过激行为。
  • 382人看过2024-01-08

    现在越来越多的朋友选择通过商标转让的方式来获取商标,下面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在我们华律知产有哪些第37类商标转让中含有3704小类的商标。

    第37类商标转让中含有3704小类的商标有哪些

    第37类 商标 转让中含有3704小类的商标之世纪风情

    第37类商标世纪风情注册号:9998395

    第37类商标世纪风情商品服务列表

    3702 商品房建造

    3704 室内装璜

    3706 卫生设备的安装和修理

    3706 照明设备的安装和修理

    3701 建筑施工监督

    3702 建筑

    3704 室内外油漆

    3706 调色墨盒的再填充

    3706 电器设备的安装与修理

    3706 空调设备的安装与修理

    第37类 商标 转让中含有3704小类的商标之鼎发

    第37类商标鼎发注册号:16230110

    第37类商标鼎发商品服务列表

    3701 建筑施工监督

    3702 建筑

    3704 室内装潢

    3704 清洁建筑物(外表面)

    3706 电器的安装和修理

    3707 汽车保养和修理

    3714 橡胶轮胎修补

    3715 家具保养

    3716 干洗

    3718 电梯安装和修理

    上面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第37类商标转让中含有3704小类的商标有哪些这方面的法律规定,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小编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纠纷的行为,一定要协商处理好,避免出现一些意外。华律知识产权为您提供关于版权、商标、专利的相关知识,上华律知识产权给您的知产加把“锁”!

    相关法条

    《民法通则》

    第九十六条 【商标权】法人、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依法取得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

  • 2474人看过2024-01-08

    在专利的初步审查中,对于专利申请文件存在可以通过补正克服的缺陷的专利申请,审查员会进行全面审查,并发出补正通知书。那么一般有哪些问题需要补正呢?华律知产小编整理了这方面的相关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或者能够解决大家的一些疑惑。

    专利补正通知书是什么

    专利补正通知书中需要补正的常见问题

    1、无效宣告请求未使用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制定的表格;

    2、无效宣告请求书或者委托书中,请求人的签章与请求人名称不一致;

    3、请求人委托专利代理机构,但是无效宣告请求书没有填写专利代理机构名称、代码以及代理人,或者填写内容与委托书不一致;

    4、无效宣告请求书或者委托书中,专利权人或者发明创造名称与专利申请时或者经合法变更后的不一致;

    5、无效宣告请求书没有请求人或者专利代理机构的签章;

    6、无效宣告请求书附件清单与提交的附件不一致;

    7、请求人委托专利代理机构而没有提交委托书;

    8、请求人与专利权人委托同一专利代理机构;

    9、委托书没有请求人或者专利代理机构的签章;

    10、委托书代理权限不明确或者未指定代理人;

    11、请求人与多个专利代理机构同时存在委托关系,但未以书面方式指定其中一个专利代理机构作为收件人。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专利补正通知书是什么这个问题进行的相关的解释,我想各位读者朋友也对这方面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希望各位读者朋友要弄清楚相关的法律术语,来开拓自己的法律知识面。华律知识产权为您提供关于版权、商标、专利的相关知识,上华律知识产权给您的知产加把“锁”!

    相关法条

    《民法通则》

    第九十五条 【专利权】公民、法人依法取得的专利权受法律保护。

  • 161人看过2024-01-08
    企业可以通过下列方式讨债:
    1、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偿还欠款。
    2、待法院判决后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3、向法院申请支付令。所谓支付令是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督促程序,根据债权人的申请,向债务人发出的限期履行给付金钱或有价证券的法律文书。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