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3人看过2024-01-11
1、在公司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下,劳动合同自然终止,公司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2.公司提出不续签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自然终止,公司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3.在公司降低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下,劳动合同自然终止,公司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
215人看过2024-01-11
根据相关规定,一般情况下,只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就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
1、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双方协商达成的协议,当然也可以协商变更:对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只要经双方协商一致,就可以通过协商致进行变更。
2、对于劳动合同的变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应当采取自愿协商的方式,合同一方不得单方面变更劳动合同。未经对方同意,当事人任意变更合同内容的,在法律上是无效的.变更后的内容对对方没有约束力.这种擅自变更合同的做法也是违约行为。
3、劳动合同的变更只是修改、补充或删除原劳动合同的改、补充或删除,而不是对合同内容的全部变更。当事人通过协商后,必须就劳动合同的部分变更达成一致。
-
176人看过2024-01-11
经济性裁员指用人单位辞退部分劳动者,以此作为改善经营状况的手段,是无过错辞退的一种特殊形式。用人单位只有在下列情况下才可以裁员:
(1)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经依法申请和法院准许开始整顿后,因出现剩余劳动力,需要把裁员作为预防的一种整顿措施。
(2)用人单位近营状况恶化,发生严重亏损、开工不足、产品严重积压之类的严重困难,需通过裁员来摆脱困境。
另外,进行经济性裁员,用人单位应当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
-
137人看过2024-01-11
劳动合同一经签订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如约履行,由于公司发生合并、更名,更名后的单位应履行劳动合同中约定的由用人单位承担的义务。
根据合同的约定,单位有权根据评估标准及职工的工作能力和表现,调整职工工作岗位,前提是协商一致。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
212人看过2024-01-11
首先,公司不签劳动合同并不影响离职时的经济补偿或者赔偿,只要劳动者能够证明双方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即可(可以提供工资单、工作记录等证据证明)。其次,不签订劳动合同,单位需要支付的是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期间内的双倍工资。其次,如果满足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的条件,单位需要支付对应的补偿金或赔偿金。
-
185人看过2024-01-11
1、被合并公司的员工,因薪酬、岗位、福利等因素变化,员工有权自由选择去留。若员工选择离开,公司需要对员工进行相应补偿。如果员工选择留下,没有补偿。
2、劳动者依照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依照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等等,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
155人看过2024-01-11
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
130人看过2024-01-11
用人单位不续签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
-
145人看过2024-01-11
用人单位可以裁减人员的情形:
1、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2、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3、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4、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
144人看过2024-01-11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