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185人看过2024-01-10

    税人已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的,应当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变更登记之日起30日内,向原税务登记机关如实提供下列证件、资料,申报办理变更税务登记:
    (一)工商登记变更表;
    (二)纳税人变更登记内容的有关证明文件;
    (三)税务机关发放的原税务登记证件(登记证正、副本和登记表等);
    (四)其他有关资料。

  • 116人看过2024-01-10

    1、专利许可证贸易就是通过签订许可证合同,专利权人许可受让方实施其专利,受让方向专利权人支付一定数量的使用费。“许可”不同于“转让”,“许可”是许可方通过许可合同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同意被许可方实施其专利权的行为。在许可证贸易中,许可人出售的不是专利的所有权,而是其实施权。

    2、开展专利许可证贸易的具体作法是:由售证人和购证人签订关于专利使用权转让的合同或专门条款。合同中应规定专利许可证提供的基本资料,规定售证人有义务提供必需的技术情报,使购证人能够运用该专利。同时,购证人也有义务保守有关技术情报的秘密,确定专利使用费和支付方式。

  • 115人看过2024-01-10

    (一)有违法行为存在

    行为的违法性是指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违反了《商标法》、《商标法实施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即发生了行为人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擅自在相同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或妨碍商标注册人行使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商标违法行为的存在是侵权行为构成的前提条件。

    (二)有损害事实发生

    损害事实在商标侵权行为中是一个具有特殊性的条件。至于损害事实,可以是物质损害,也可以是非物质损害。物质损害是造成商标注册人在经济利益上的减少、消灭。非物质损害是因侵犯商标专用权而致使权利人的商品信誉、企业形象被损毁、贬低。非物质的损害是无形的,并且当时是无法计算的,但终归导致权利人财产利益的减损。在实践中,对物质损害的认定应由被侵权人举证,而对于非物质损害的认定,举证却是非常难的,因此无需被侵权人举证。只要有违法行为的存在,便认定为有非物质损害,被侵权人即可要求停止侵害。

    (三)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损害事实不同,形成的因果关系也不同。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违法行为造成了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则违反行为与损害事实形成因果关系。例如某种假冒名牌的酒,质量很差,消费者饮用后,会误认为某种名牌酒的质量下降了。这就是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如果损害事实的发生是因为其他原因所致,则不构成商标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四)行为人的主观过错

    取消了认定此行为侵权的主观构成要件,确认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也就是说无论侵权人主观上故意或过失,都应承担法律责任。

  • 118人看过2024-01-10

    (一)第一类:完全假冒。对同时假冒他人注册商标、厂名厂址等的商品,称为完全假冒。此情况下普通消费者难以区分,生产商对相关产品生产工艺、外观及材质特征掌握最直接、全面和准确,因此其对产品真伪的鉴别具有权威性和可信度,工商机关需要生产厂家即商标注册人出具鉴定结论,证明所查处的商品是不是正品。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厂家对串货商品出具“假冒”的鉴定结论时,应要求商标注册人提供区别真假的依据。茌具体案件中,许多公司的鉴定证明过于简单往往只有一句话,即“查获的商品非我公司产品,为假冒产品”。证明中没有从产品外包装物等方面作出比较分析。当然,工商机关应对商标注册人区别真假涉及的商业秘密予以保密。

    (二)第二类:不完全假冒。侵权商品有自己的厂名、厂址和包装,仅在同种商品上使用相同商标构成侵权,称为不完全假冒。在不完全假冒情况下,被查处的商品有自己的厂名、厂址,是否构成商标侵权的关键在于其商标使用行为是否经过商标注册人许可或授权。这种情形下,商标注册人出具的意见主要是为了证明当事人的商标使用是否经过其同意。

  • 114人看过2024-01-10

    商标注册所需手续有:商标注册人向商标局提出注册申请、商标局予以受理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对申请注册的商标,商标局应当自收到商标注册申请文件之日起九个月内审查完毕,符合商标法有关规定的,予以初步审定公告。

  • 310人看过2024-01-10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知识产权市场前景也越来越好。今天,华律知产小编通过生产方法如何申请专利这个问题带来了以下的相关法律知识,希望对各位读者朋友有所帮助。

    生产方法如何申请专利

    1、专利申请文件的填写和撰写

    专利申请文件的填写和撰写有特定的要求,申请人可以自行填写或撰写,也可以委托专利代理机构代为办理。

    2、专利申请的受理

    专利局受理处或各专利局代办处收到专利申请后,对符合受理条件的申请,将确定申请日,给予申请号,发出受理通知书。

    3、申请费的缴纳方式

    申请费以及其他费用都可以直接向专利局收费处或专利局代办处面交,或通过银行或邮局汇付,或者电子申请注册用户可以通过登录中国专利电子申请网使用网上缴费系统缴纳专利费用。

    4、申请费缴纳的时间

    面交专利申请文件的,可以在取得受理通知书及缴纳申请费通知书以后缴纳申请费。

    5、专利审批程序

    依据专利法,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批程序包括受理、初审、公布、实审以及授权五个阶段。

    6、对专利申请文件的主动修改和补正

    对专利申请文件的主动修改和补正也是申请人可以视需要选择的一项手续。

    7、答复专利局的各种通知书

    8、专利申请被视为撤回及其恢复

    逾期未办理规定手续的,申请将被视为撤回,专利局将发出视为撤回通知书。

    9、办理专利权登记手续

    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未发现驳回理由的,专利局将发出授权通知书和办理登记手续通知书。

    10、办理登记手续应缴纳的费用

    办理登记手续时,不必再提交任何文件,申请人只需按规定缴纳专利登记费、公告印刷费、授权当年的年费、印花税。

    11、专利权的维持

    专利申请被授予专利权后,专利权人应于每一年度期满前一个月预缴下一年度的年费。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有关生产方法如何申请专利这方面法律知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相信大家从上文已经找到有关的答案了吧。华律知识产权为您提供关于版权、商标、专利的相关知识,上华律知识产权给您的知产加把“锁”!

    相关法条

    《民法通则》

    第九十五条  专利权

    公民、法人依法取得的专利权受法律保护。

  • 109人看过2024-01-10

    个人版权登记需要权属证明。

    申请作品著作权登记应当提交的材料及要求:

    (1)按要求填写完整的作品著作权登记申请表;

    (2)申请人的身份证明;

    (3)权利归属证明;

    (4)作品的样本(可以提交纸介质或者电子介质作品样本);

    (5)作品说明书(请从创作意图、创作过程、独创性三方面写,并作者签字);

    (6)委托他人代为申请时,代理人应提交申请人的授权书;

    (7)代理人的身份证明。


  • 232人看过2024-01-10

    1、名称与商标相同,容易导致混淆的,构成商标侵权。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

    (三)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四)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五)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六)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

    (七)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 105人看过2024-01-10

    (一)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勋章相同或者近似的,以及同中央国家机关所在地特定地点的名称或者标志性建筑物的名称、图形相同的;

    (二)同外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相同或者近似的,但该国政府同意的除外;

    (三)同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名称、旗帜、徽记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经该组织同意或者不易误导公众的除外;

    (四)与表明实施控制、予以保证的官方标志、检验印记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经授权的除外;

    (五)同“红十字”、“红新月”的名称、标志相同或者近似的;

    (六)带有民族歧视性的;

    (七)夸大宣传并带有欺骗性的;

    (八)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的。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或者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不得作为商标。但是,地名具有其他含义或者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组成部分的除外;已经注册的使用地名的商标继续有效。

  • 115人看过2024-01-10

    自动取得的先决条件是:

    1、作者是本国公民或者在本国长期居住的外国人。

    2、其作品第一次在本国出版的外国人。

    3、作品第一次在与本国签订有著作权保护双边协定的国家或者与本国参加了同一个国际著作权公约的国家出版的外国人。

    4、作者作品署名发表后,其他任何人以出版、广播、表演、翻译、改编等形式进行传播和使用时,必须注明原作品作者的姓名。

    著作权由法人或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署名权归作者享有。

    署名权不得转让、继承,也不存在放弃问题。保护期不受限制。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为作者。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