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标专利著作权的继承方式具体如下:在商标、专利、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的范围内,按照遗赠协议、遗嘱、法定继承的顺位进行继承。并且继承人还应当就其继承的财产权利,向有关机构申请继承登记。
2、著作权继承人的确定方式:若著作权人生前立有遗嘱或订有遗赠抚养协议的,按照遗赠抚养协议优于遗嘱,遗嘱优于法定继承的顺序,确认继承人范围。若不存在遗嘱或遗赠抚养协议的,则继承人按照法定继承人范围予以确认。
1、如果公司是增值税纳税人,那就需要补税,因为库存商品的进项税是已经被抵扣了的。提供的文件仅只企业从一般纳税人注销成为小规模纳税人的情况,并不是整个企业都注销。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若干政策的通知》(财税〔2005〕165号)第六条规定,一般纳税人注销或被取消辅导期一般纳税人资格,转为小规模纳税人时,其存货不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其留抵税额也不予以退税。因此,一般纳税人办理注销时,库存未实现销售不需要补缴增值税。
2、一般纳税人企业申请注销税务登记时,如果企业销项税金大于进项税金,并且按注销企业的有关政策规定交纳增值税后,企业还有存货余额的,其存货余额部分应按存货的适用税率计算补交已抵扣的税款,因为存货在当初购进时其进项税金已作了抵扣,减少了当期应交税金,既然现存货已经退出了企业的经营活动,所以要对先期已抵扣的进项税进行调整。
1、公司注销前必须经过税务检查,检查无问题才能注销税务登记,因此公司依法注销后,不需要再缴纳地税。
2、注销销公司依法依照:
依法成立清算组;公告并通知债权人申报债权,依法对债权进行登记;清算组接管公司,展开清算工作;清算组全面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制定清算方案,并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根据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的清算方案分配公司财产;制作清算报告,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后,申请注销公司登记,这些步骤才能够办理注销登记。
可以变更的。
1、变更股东:首先新老股东之间需要签一个股权转让协议,然后新股东和现存其他股东签署新的章程。由企业出面填写工商局的企业变更登记表,盖章后提交给工商局(办事人员要记得带企业的委托书),同时提交上述新章程以及新股东身份证(如果新股东是公司的话就交公司营业执照)。
2、变更法人,变更法人代表也要填写工商局的企业变更登记表,其中包含法定代表人情况表,同时上交给工商局派出方的任命文件(这个根据章程规定而不同)以及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
(一)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二)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三)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四)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五)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
(六)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七)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
(八)展览权,即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九)表演权,即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
(十)放映权,即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等的权利;
(十一)广播权,即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以有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
(十二)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十三)摄制权,即以摄制电影或者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将作品固定在载体上的权利;
(十四)改编权,即改变作品,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的权利;
(十五)翻译权,即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权利;
(十六)汇编权,即将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过选择或者编排,汇集成新作品的权利;
(十七)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
需要先补税。个体户注销营业执照流程如下:
1、先到国税拿表格,按国税的要求填写、签字、盖章、缴销发票、补税后,它会收回国税税务登记证,给你一张国税注销税务登记通知书。
2、拿着国税的注销税务登记通知书,到地税拿表格,补税后,它会收回地税税务登记证,给你一张地税注销税务登记通知书。
3、拿着两张通知书,销银行账户。
4、拿通知书到工商局拿表格,然后交回工商局,它会收回营业执照。
(一)清算过程中:流转税、其他相关税种;
(二)确定清算所得后:企业所得税;
企业的清算所得,为全部资产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减除资产的计税基础、清算费用、相关税费,加上债务清偿损益等后的余额。清算企业确定清算所得后,应计算并缴纳清算所得税。
(三)向股东分配剩余资产,股东还要交个人所得税;
(四)房屋租赁税补交;
房产税是所有企业都要交,不交房产税,房租费用不能进账,后期查账要补交,严重的要罚款滞纳金。所以在注销公司时最好查询一下,看其是否交过房屋租赁税,如果没有就需要补交,以租金收入12%计算缴纳。
(五)实收资本印花税;
(六)账本印花税;
(七)各类欠税和罚款
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所以只要股东切实履行了自己的出资义务,即不用偿还破产程序完成后的债务。但是,如果股东为公司的债务提供了担保,则应当承担担保责任。
(一)有专利间接侵权行为实际发生和其他侵权行为一样,专利间接侵权行为必须实际发生。
如果仅有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专利侵权行为的意图,或仅作好了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专利侵权行为的必要准备,但未实施教唆、帮助的行为,即未实际发生间接侵权行为,则间接侵权行为不能成立。因此,有专利间接侵权行为的实际发生是间接侵权的最为重要的构成要件。
(1)故意销售、许诺销售、进口只能用于专利产品的关键部件、或专门用于专利产品的模具、或专门用于实施专利方法的机器设备或中间体材料;
(2)未经专利权人授权或委托,擅自许可他人实施专利技术;
(3)专利许可合同的被许可方,违反合同中关于“不得转让”的约定,擅自许可第三人实施专利技术;
(4)专利权共有人未经其他共有人的同意而许可第三人实施专利技术;
(5)技术服务合同的受托方在委托方解决特定的技术问题时,未经专利权人的许可而利用了其专利技术;
(6)其他。
(二)原则上要有直接侵权行为发生,且间接侵权行为与直接侵权行为之间有因果关系。
间接侵权的成立是不是一定要以直接侵权的发生为前提,学界有“独立说”和“从属说”两种意见。“独立说”认为,法律里规定或者实践中承认间接侵权是为了更有效地保护专利权人的利益,间接侵权应当具有独立性,判定间接侵权成立与否不应该以直接侵权行为的发生为前提条件。“从属说”认为,相对于直接侵权而言,间接侵权起的是辅助性的作用,间接侵权行为的成立应当以直接侵权行为的发生为前提,没有直接侵权就没有间接侵权。
(三)间接侵权行为人主观上有故意的心态。
一旦专利间接侵权被认为是一种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专利侵权的行为,则专利间接侵权行为人应有主观上的故意。一般来讲,教唆、帮助他人的主观心态是故意,教唆、帮助活动不构成过失。事实上,如果像专利直接侵权行为一样,将过失的行为也予以追究责任,不仅于法无据,而且也会给公众带来额外的注意义务,给行为人造成损害。因此我国有关专利侵权行为的法律依据上都有主观故意的要件。即使在美国、德国,其专利间接侵权行为人也是在“明知”或“显然知道”的情况下才承担相应的责任。
1、影响正常报税;
2、无法认领和代开发票;
3、办不了出口退税;
4、税务非正常户认定超过3个月的纳税人,税务机关可以宣布其税务登记证件失效;
5、没有欠税款且没有未收缴发票的纳税人,税务非正常户认定超过2年的,税务机关可以强制注销其税务登记;
6、产生罚款、滞纳金(金额可不是小数目哦);
7、纳税等级直接判为D级;
8、税务、工商、银行等相关部门信息共享,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9、相关责任人全国范围内无法再成立其他新公司、无法办理股权转让手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