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4人看过2024-01-12
施工索赔机会存在于项目施工的全过程,具体而言有这些索赔的机会:
1、业主及业主代表的行为潜在着索赔机会;
2、如果合同有瑕疵,合同文件的缺陷存在着索赔机会;
3、在设计变更中会潜在着索赔机会;
4、不可抗力以及不可预见因素的发生存在着索赔机会等;
以上各项均存在索赔机会,但这并不意味着施工企业就能够获得工期或费用补偿,重要的是还在于索赔管理人员的经验和业务水平如何,能否抓住机遇及时获得索赔。
-
505人看过2024-01-12
公司上市需要多少的员工用人单位可以自己认定,法律没有对上市人数作要求。公司上市具体条件有: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已向社会公开发行;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三千万元;开业时间在三年以上,最近三年连续盈利;公司在最近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等。
-
397人看过2024-01-12
招标代理公司注册流程如下:
1、向建设部门申请注册资质;
2、去工商所进行查名;
3、凭核发的查名核准单、银行询证函、一套章去就近银行办理注册资金进账手续,领取投资人缴款单和对账单,由会计事务所办理验资报告;
4、带好身份证前往工商所进行签字;
5、办理营业执照;
6、办理税务登记证。
-
714人看过2024-01-12
公司依法办理完注销登记后,责任就已经终止了,是不会再承担法律责任的。但是,如果在办理注销登记时向登记机关提交了虚假文件,仍然要承担法律责任。并且,公司注销登记后仍然可以追究出资人的基本责任和相关民事赔偿责任。例如,公司未依法清算的,公司股东要对原公司未清偿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
304人看过2024-01-12
1、经过工商登记手续注册的是合法的,但经营是否合法要看具体的行为。
2、可以到公司所在地工商局查询这个法律服务公司,看是否是在工商局注册过。只有符合公司成立标准并且得到登记机关许可,公司才能成立才合法,如果经营不合法可向工商局投诉。
3、设立公司,应当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符合规定的设立条件的,由公司登记机关分别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不符合规定的设立条件的,不得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设立公司必须报经批准的,应当在公司登记前依法办理批准手续。
-
174人看过2024-01-12
公司注销的步骤有:
1、清算:
(1)成立清算组。
(2)展开清算工作。
(3)通知债权人申报债权。
(4)提出清算方案。
2、注销登记,公司注销过程需要办理相应账户注销:
(1)核查是否有未缴清社保费用,然后注销公司保账号。
(2)核查是否有未缴清税款或费用,然后注销公司的国、地税。
(3)公司需自行登报公示,宣告公司即将注销。
(4)办理公司注销备案,注销营业执照。
(5)注销公司开户许可证和银行基本户等其他账户。
(6)注销公司的许可证例如生产许可证。
(7)注销公司印章的法律效应。
-
152人看过2024-01-12
1、注销公司解除租房合同时,可以与另一方协商一致进行解除,或者在合同中约定的解除条件发生后,当事人一方向另一方送达退房通知,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房屋租赁合同。
2、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
135人看过2024-01-12
1、分公司可以签订土地转让合同。
2、虽然分公司没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但依法登记,取得营业执照,具有经营资格,可以以自己的名义签订合同,但一般在公司授权范围内,司法实践一般不是因为分公司签订的合同无效,公司可以设立分公司,设立分公司,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分公司不具备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公司承担。
-
152人看过2024-01-12
1、公司注销后,并不影响合同的法律效力。如果公司注销前没有进行清算,注销后可起诉股东。合同在签订之时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由双方签字盖章即可生效,特殊约定的除外。
2、公司注销意味着公司法律主体的灭失,但不能否定公司在注销前合法签订的合同。只能说在公司实体灭失后,若有公司的继受主体,由其继续承担合同权利义务,若无相关继受主体,公司所承受的合同的权利义务消灭。
3、只要是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公司没有被注销,该合同就是有效的。如果在注销的时候公司已经被注销,那么该合同为无效合同,因为签订合同的主体是不存在的。公司在被注销之前,理应对于一切债权债务包括员工工资进行清算,而清算的工作之一是合同的清理。既然公司已经合法注销,那么其合同清理工作也应当完毕。
-
240人看过2024-01-12
1、股东资格丧失的法律风险,受让方在股权转让前需做好详细的尽职调查,确认出让方的股东资格,要求其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在对股东资格进行审查时,受让方需要查看多种证明文件,如公司章程、出资证明、股东名册、注册登记等;其次,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有关股权信托或代为持有的协议等也可证明股东的主体资格。
2、转让主体资格限制中的法律风险,关于转让主体资格的限制,有限公司可能会通过公司章程的规定来限制股东将自身的股权进行转让,除非章程本身就已经违背了相关的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否则,我国的法律法规承认公司章程的效力。
3、隐名股东转让股权的法律风险,名义股东是指记载于工商登记资料上而没有实际出资的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