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注册公司流程:1查名(5个工作日)2、验资(3个工作日)3、办理工商执照(5个工作日)4、办理组织代码证(2个工作日)5、办理税务登记证(10个工作日)具体你可以登入(上海深广创业家园)网站了解。
上海深广在注册公司方面有丰富的企业代理经验,高效的办理流程,资深的注册顾问和财务顾问,广泛的政策及信息通道,免费提供上海各开发区经济区注册地址,最优惠的财政扶持奖励政策。
2、申请人身份证明;
3、个体工商户开业登记申请表;
4、经营场地证明:
5、申请从事国家有关专项规定的行业或品种的生产经营,应提交许可证或有关部门的审批文件;
6、聘用从业人员的,应提交与从业人员签订的劳动合同及从业人员的身份证明;
7、登记机关认为应提交的其他证明文件。
企业因任何状况停止经营并要合法终止相关债权债务的,必须经公司股东大会决议通过并成立清算组清算后方能向各个政府部门申请办理注销手续;具体流程如下:
公司清算组备案(工商局)—刊登注销公告(发行报纸)—注销国、地税税务登记证(国、地税局)—基本户注销(开户银行)—工商局受理、注销(工商局)—注销组织机构代码证(技术质量监督局)—缴销公章财务章
注销不收费的哦!前提是没欠税,
个体户工商营业执照注销流程
先锐务局>后市场监督局>一切顺利半天能搞定
一、打清税证明(税务局)
1、处理剩余发票,处理点(以前领发票盘窗口),发票盘账号密码要记得,如不
记得到随机窗口重置密码;
2、发票验旧(自助机器自行操作)需要:身份证、插入发票盘,按提示流程操作;
3、发票盘回收销户(随机窗口可操作)
4、最后打清税证明,要问下在哪个窗口,店铺正常很快打好了(如果异常那就麻烦了
,就要去哪哪哪找谁处理,补税、补报、罚款)
二、市场监督管理局(工商局)
1、注销营业执照(领个流水号,选注销业务,会提示去哪个窗口)
上交材料:营业执照正、副本;清税证明、身份证复印件)
2、领注销证明,大功告成。
准备材料:发票盘、身份证、身份证复印证、营业执照正副本
1、公司名称核准。
到工商局领取一张"企业(字号)名称核准申请表",填入你准备注册的公司名称,最好准备5个以上,工商局会检索是否有重名
2、租房:租写字楼或商业用房等非住宅类用房,民用住宅不可以注册。
3、企业工商注册网上预审。
企业网上登记注册提交公司相关信息(股东、经营范围、出资比例等),工商局网上审核
4、注册公司:工商局办理营业执照。
提交如下材料:名称核准通知书原件;房产证复印件;房屋租赁合同;公司章程;公司设立登记申请书、6股东会决议、7指定代理人申请表;预先设立申请表;股东身份证复印件,提交材料后各个区有不同的规定期限领取营业执照。
5、刻制公章(最少3个章,公章、法人章、财务章)
6、办理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
7、税务登记证。
先在税务局网上预约,预约完成后携带以上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至少两份)去注册地所在地的税务局办理
8、开基本户。
可根据需要,就近办理。凭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去银行开立基本账号。
注册公司费用
最新注册公司费用需要根据当地的收费标准执行,没有全国规定的收费标准,
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由公司股东(发起人)自主约定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等,记载于公司章程,并承担缴纳出资不全的法律责任,注册公司不占用资金,不需验资费用。
维护费是一家公司平时的一些人工,成本,水电,租金,税费除外的,一些维护费。来说一下一家公司成立下来,往后每年所产生的维护费有哪些。
1.记账报税:当然一家公司成立下来最主要的维护费就是找代理每年的记账报税费用了,关于记账报税费用是不能节省的,这是对自己的个人信誉,也是对自个儿的公司形象在维护,所以这个是最必要的一个花费了。
2.注册地址:关于注册地址是有两点的,自个的场地:这个肯定都知晓的挂靠的场地:也就是挂靠一些代理的场地,那么每年就是会需要500-1000的挂靠费用了,这个也是必要的,工商会定期抽查场地,场地无法取得联系便会进入异常名录。
3.公司账户年费:账户年费应该各位也都清楚,公司账户每年是会有一些账户管理费,网银管理费的,这个费用也是600-1000等,也是必要的一个维护费,除非你不开啊,但你不开,你开公司也基本无意义了,对公账户无需合同。
公司注册后无正当理由超过6个月未开业的,或者开业后自行停业连续6个月以上的,由公司登记机关吊销营业执照,注销营业执照后,公司可以申请注销登记。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司清算组应当自公司清算结束之日起30日内向原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登记:
(一)公司被依法宣告破产;
(二)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但公司通过修改公司章程而存续的除外;
(三)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解散或者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外商投资的公司董事会决议解散;
(四)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
(五)人民法院依法予以解散;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解散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