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198人看过2024-01-12
    有限合伙人以不执行合伙企业事务为代价,获得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的有限责任的权利。因此,在有限合伙企业中,有限合伙人的权利是受到一定的限制的,
    修改后的合伙企业法规定:
    1、有限合伙人不得以劳务对合伙企业出资;
    2、有限合伙人不执行合伙事务,不得对外代表有限合伙企业。
  • 131人看过2024-01-12
    1、自愿退伙:又分为有约定经营期限和未约定经营期限两种情形。前者适用于:合伙协议约定的退伙事由出现;经全体合伙人同意退伙;发生合伙人难于继续参加合伙企业的事由;其他合伙人严重违反合伙协议约定的义务。后者是在不给合伙企业事务执行造成不利影响的情况下,可以退伙,但应提前30日通知其他合伙人。如合伙人擅自退伙,应当赔偿由此给其他合伙人造成的损失。
    2、当然退伙:主要适用于:合伙人死亡或者被依法宣告死亡;被依法宣告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个人丧失偿债能力;被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财产份额。
    3、除名退伙:未履行出资义务;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给合伙企业造成损失;执行合伙企业事务时有不正当行为;合伙协议约定的其他事由。
  • 313人看过2024-01-12
    1、合伙人履行合伙协议发生争议的,合伙人可以通过协商或者调解解决。
    2、合伙人不愿通过协商、调解解决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依据合伙协议中的仲裁条款或者事后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当事人没有在合伙协议中订立仲裁条款,事后又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 124人看过2024-01-12
    1、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企业;
    2、人已解散但未清算或者未清算完毕,资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企业等。
    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对债务人进行重整或者破产清算的申请。
    企业法人已解散但未清算或者未清算完毕,资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依法负有清算责任的人应当向人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
  • 100人看过2024-01-12

    1、企业未按时进行工商年报的,会被工商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不仅会影响企业正常经营,影响公司信用,严重的还会被吊销企业营业执照。

    2、若企业经营异常满3年还未移出的,则会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而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后,企业不仅不能贷款、投资、出入境、参与招投标、政府采购等,严重的还会影响个人发展。比如企业法人、高管等,在进行注册新公司、经营、从业任职资格等方面都将会被限制。并且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后,企业在与他人合作时信用方面还会遭到质疑,严重影响公司的长远发展。

  • 134人看过2024-01-12
    1、领取合伙企业变更登记申请书;
    2、提交文件,申请变更登记;
    3、企业登记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是否变更登记的决定;
    4、缴纳登记费,领取营业执照。
    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企业登记机关能够当场变更登记的,应予当场变更登记。
  • 100人看过2024-01-12
    公司清算后不可以继续经营,依据《公司法》的规定,清算期间,公司存续,但不得开展与清算无关的经营活动。所以公司解散清算后,公司不得从事与清算无关的经营活动,清算结束后,才能注销。清算组在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后,应当制定清算方案,并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清算期间,公司存续,但不得开展与清算无关的经营活动。公司财产在未依照法律规定清偿前,不得分配给股东。公司清算结束后,清算组应当制作清算报告,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并报送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公司登记,公告公司终止。
  • 139人看过2024-01-12
    1、债务人的权利有同时履行抗辩权、后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债权无效抗辩权、诉讼时效抗辩权等。债务人的抗辩权是在对抗债权人的请求权基础上产生的,即权利人行使其请求权时,义务人享有的拒绝其请求的权利。
    2、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
  • 285人看过2024-01-12
    公司债务融资的具体工具:
    1、具有法人资格的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按照计划分期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中期票据;
    2、具有法人资格的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约定在1年内还本付息的短期融资券;
    3、公司债务融资的其他具体工具。
  • 111人看过2024-01-12

    1、劳动者离职后违反竞业限制协议的,违约金按合同约定支付。

    2、如果没有约定的,依据主观恶意程度、实际违约事实、造成损失等因素确定。

    3、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三条【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