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134人看过2024-01-14
    1、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失败的,由发起人承担赔偿责任。所以造成受害人损失的,受害人可以向发起人追偿。如要求退还缴纳的股款和利息等。
    2、通过发起的方式设立公司时,公司设立失败的,由发起人承担赔偿责任,如对设立行为所产生的债务和费用;负责返还股款等。
    3、以发起设立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应当书面认足公司章程规定其认购的股份,并按照公司章程规定缴纳出资。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发起人不依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应当按照发起人协议承担违约责任。
  • 201人看过2024-01-14
    公司法人注销的原因一种是法人变更,一种是公司注销
    (一)公司注销基本程序及所需资料
    1、 注销公司国、地税登记证
    2、 到公司主管工商局办理公司注销备案所需资料:
    (1)公司营业执照复印件
    (2)公司股东会决议(内容就是注销公司,成立清算小组)
    (3)公司原始档案
    (4)到工商局领取表格
    (5)第一步和第二步可以同时办理)
    3、登报公告登报45日后再去注销公司所需资料:
    (1)公司营业执照复印件、公司股东会决议复印件。
    (2)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
    4、登报45日后,再次到工商局办理注销申请所需资料:
    (1)公司营业执照原件(正副本)
    (2)税务注销证明文件
    (3)公司股东会决议
    (4)公司清算报告
    (5)工商局领取的表格
    (6)公司原始档案
    5、到质监局注销代码证所需资料:
    (1)营业执照注销证明文件
    (2)代码证原件(正副本)
    (二)公司法人变更
    1、合并
    这是指两个以上的法人集合为一个法人的民事法律行为。法人的合并是法人集中资金,扩大实力,增加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由于合并不需经过法定清算程序,比之解散原法人,成立新法人,手续更为简便,操作成本也更低廉。法人合并,有新设式合并和吸收式合并两种方式。新设式合并也称创设式合并,是两个以上的法人归并为一个新法人,原法人均告消灭的合并方式。吸收式合并也称吞并式合并,是一个法人吸收被合并的其他法人,合并后只有一个法人存续,被吸收法人均告消灭的合并方式。
    2、分立
    法人的分立是指一个法人分为两个以上法人的民事法律行为。法人分立是调整经营规模,分散风险的重要手段。法人分立也不需经过法定清算程序,所以有与法人合并同样的优点。法人分立,有新设式分立和存续式分立两种分立方式。
  • 395人看过2024-01-14
    一人独资公司不承担连带责任。
    1、个人独资企业就一个人,称不上连带责任,只能称无限责任,连带责任的主体必须是两人以上。个人独资企业以出资人的个人财产承担无限责任。
    2、个人独资企业,是指依照《个人独资企业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
  • 4805人看过2024-01-14
    个体工商户可以投资公司。
    1、个体户可以入股到公司,但是是此个体户的经营者而已,不能以此个体工商户的名义。
    2、个体户不是单位,是属于自然人的,而且是属于无限责任的个体经营,所以是不可以做为股东的,目前法律规定的个体工商户还不是能够独立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的主体,登记类法规尚未将其列入股东范畴。
    3、个体工商户属自然人属性,从最高院解释方面讲,个体工商户要以经营者(自然人)名誉参加诉讼;从国家工商总局相关规定规范看,没规定个体工商户作为股东提交材料。
  • 146人看过2024-01-14
    1、法定代表人换人,所以公司需要做公司法人变更。
    2、公司要注销,又怕麻烦,于是将法人变更为其他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更换法定代表人需要由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召开会议作出决议,而原法定代表人不能或者不履行职责,至使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不能依照法定程序召开的,可以由半数以上的董事推选一名董事或者由出资最多或者持有最大股份表决权的股东或其委派的代表召集和主持会议,依法作出决议。
  • 162人看过2024-01-14
    1、公司法竞业禁止原则是指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包括董事、经理)不得在公司外为自己或为他人经营与公司存在竞争的行业活动。
    2、劳动法竞业禁止原则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掌握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劳动者在中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一定期限内(一般不超过3年),不能到与原用人单位生产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且有竞争关系的其他单位任职,也不得自己生产、经营同类产品或经业务。做这种约定的同时,用人单位应给予劳动者一定的经济补偿。否则,该约定无效。
  • 130人看过2024-01-14
    1、公司股东会通过决议变更企业法人,通过公司章程修正案;
    2、前往主管工商登记机关办理企业信息变更手续,办理新的营业执照;
    3、刻制新的法人印章,注销原法人印章并备案;
    4、前往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税务信息变更;
    5、办理公司银行账户开户许可证信息变更及预留印章变更。
  • 119人看过2024-01-14
    1、实际履行原则,也称实物履行原则,是指债权人、债务人必须严格依约规定的标的完成各自应履行的义务。在合约的履行中,不能以其他标的物代替合同的履行。不能用支付违约金和赔偿损失的方法代替合同的履行。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相关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开展。当然,由于不可抗力等原因造成不能实际履行时,也可酌情允许延期履行、部分履行或不履行。
    2、全面履行原则,也称适当履行原则。债务人必须依合同约定的期限、方式来履行债务,而不得随意提前、迟延或更改履约方式。这样,可有效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3、协作履行原则。债权债务当事人双方要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共同努力,履行各自应尽的责任,保证合约的履行。
    4、强制履行原则。债务人对到期债务不偿还,而又不属于例外责任的,执法机关可以强制其履行,直至其破产清算。这样可促使企业强化经营管理,增强法制意识,有效地避免“债多不愁”的不正常现象。
    5、履行的效益原则。指债务人在法律规定及债权人许可的情况下,可合理选择偿债期限与方式,做到于人于已有利或于人无损、于已有利。
  • 143人看过2024-01-14
    1.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
    2.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3.对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进行了限制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 219人看过2024-01-14
    1、保证会计帐簿的真实、完整;
    2、依照法律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帐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实行会计监督;
    3、定期将会计帐簿记录与实物、款项及有关资料相互核对;
    4、法律规定的其他责任。
    5、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帐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