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6人看过2024-01-14
1、公司主体变更是指公司设立登记事项中某一项或某几项的改变。设立公司,应当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
2、公司主体变更的内容,主要包括公司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公司组织形式、经营范围、营业期限、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的姓名或名称的变更。
-
184人看过2024-01-14
转投资也称公司转投资,是指公司以货币资产等形式出资,设立新的公司或者取得既存公司的股份,进而成为新公司或者既存公司的股东。通过转投资,作为投资者的原公司与新设公司或者既存公司之间,必须开成母子公司关系。其中,缴纳出资的公司为母公司,新设公司或者原来即存公司为子公司。
-
435人看过2024-01-14
1、实际控制人是能够实际控制老板的人。实际控制人.是指虽不是公司股东,但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或者其他安排能够实际控制公司行为的人。简言之,实际控制人就是能够实际控制老板的人.也就是幕后的老板。
2、我国法律所涉及的实际控制人主要有两种:公司控股股东和公司控股股东,他们通过投资关系进行实际控制。隐名股东是指通过控股协议约定的实际股东、实际投资者和实际控制人。
-
140人看过2024-01-14
1、股东代表诉讼,又称派生诉讼、股东代位诉讼,是指当公司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而公司却怠于起诉时,公司的股东即以自己的名义起诉,而所获赔偿归于公司的一种诉讼形态。
2、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要求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列席会议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列席并接受股东的质询。
-
149人看过2024-01-14
法定代表人是指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公司法定代表人在内部处于公司管理的核心地位,以公司名义代表公司是公司的行为,法律后果由公司承担。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履行义务,代表企业法人参加民事活动,全面负责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接受企业全体成员和有关机关的监督。
-
144人看过2024-01-14
1、保密协议一般指,对于一方告知另一方的口头信息或书面信息,当事人签订的不能将此信息泄露给任何第三方的协议。如果协议中有保密义务的一方将信息披露给第三方,给另一当事人造成了损失,则视为违约,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对于保密协议的分类,可以分为双方保密协议与单方保密协议,签订保密协议是企业常用的保护手段之一。
2、另外当私募投资者对社会上某个企业产生兴趣,需要深入了解该企业,确认自己的投资意向时,为了保护该企业的利益不受侵害,在私募投资者了解该企业商业秘密时所要签订的商业机密保密协议可以成为私募保密协议。
-
130人看过2024-01-14
1、超出登记机关核准登记经营范围从事非法经营活动的;
2、向登记机关、税务机关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
3、抽逃资金、隐匿财产逃避债务的;
4、解散、被撤销、被宣告破产后,擅自处理财产的;
5、变更、终止时不及时申请办理登记和公告,使利害关系人遭受重大损失的;
6、从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动,损害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这些非法行为仍然由法人来承担责任,法人代表由此而引起的其他责任,法律并不免除,也就是可以给予行政处分、罚款等处罚,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139人看过2024-01-14
股东是指对股份公司债务负有限或无限责任,并凭持有股票享受股息和红利的个人或单位。向股份公司出资认购股票的股东,既拥有一定权利,也承担一定义务。
股东的主要权利是:参加股东会议对公司重大事项具有表决权;公司董事、监事的选举权;分配公司盈利和享受股息权;发给股票请求权;股票过户请求权;无记名股票改为记名股票请求权;公司经营失败宣告歇业和破产时的剩余财产处理权。股东权利的大小,取决于股东所掌握的股票的种类和数量。
-
130人看过2024-01-14
1、股东身份权;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应当向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有限责任公司应当置备股东名册。
2、参与重大决策权;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由全体股东组成
3、选择、监督管理者权;股东大会选举董事、监事,可以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或者股东大会的决议,实行累积投票制。
4、资产收益权;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并提取利润的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益金。
5、知情权;股东有权查阅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公司债券存根、股东大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财务会计报告,对公司的经营提出建议或者质询。
-
147人看过2024-01-14
1、非规避法律方面的原因
如规避优惠政策的限制。如利用国家关于下岗职工再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创业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设立公司。近年来,部分地方政府推行招商引资,为外省市投资者提供税收、土地等优惠措施,亦使不少投资者纷纷改头换面,以外地客商挂名公司股东,自己退居幕后,换取优惠政策。常见的如实际出资人不愿意公开自身的经济状况等;
2、隐名股东的设立主要是为了规避法律的禁止性规定
规避法律对投资领域、投资主体等方面的禁止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