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166人看过2024-01-15
    公司依法定程序进行注销,要成立清算组进行公告清理债权债务,如果经公告,在45天内,债权人没有申请债权视为自动放弃。如果没有公告,没有进行清算,由股东来承担法律责任。
    可以查工商档案,档案中应该有该单位债权债务承受人,否则工商部门不会核准注销的。可以要求债权债务承受人承担责任。
  • 204人看过2024-01-15
    股东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责任纠纷主要分为三种:
    1、股东未出资或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此时,公司债权人可以未出资或未全面出资的股东为被告,要求其在未出资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但如果因股东的出资不足导致公司的注册资本低于法定的最低标准而使公司未能成立时,则该股东应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2、股东抽逃出资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此时,公司债权人可以该股东为被告,要求其在抽逃出资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部分承担补充责任。同时,对于为股东抽逃出资提供协助的其他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实际控制人,债权人可一并起诉上述人员,要求其与抽逃出资的股东承担连带责任。
    3、公司人格不再独立,股东资产与公司资产混同、股东业务与公司业务混同,包括关联交易等行为,此时,公司独立的人格被股东所吸收而不再独立,债权人可以该股东为被告提起诉讼,要求其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连带清偿责任。
  • 140人看过2024-01-15

    没有义务。公司与股东是独立主体,股东债务由自己承担。

    法人人格独立:公司作为法律意义上独立的人,独立存在,享有独立的财产,以自己独立的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这就是说公司的财产属于公司,而非公司中的任何一个个人。即使是股东享有得到公司的财产,也是要通过分红权、剩余财产分配权等方式才能将公司的财产合法地转换到自己名下。

  • 135人看过2024-01-15
    可以的,但是为了保证效力最好是公章比较好。
    公章在所有印章中具有最高的效力,是法人权利的象征。除法律有特殊规定外(如发票的盖章),均可以公章代表法人意志,对外签订合同及其他法律文件,具有极高的法律效力,凡是以公司名义发出的信函、公文、合同、介绍信、证明或其他公司材料均可使用公章。
    合同专用章,单位对外签订合同时使用,可以在签约的范围内代表单位,单位需承受由此导致的权利义务;在实际工作中,公章可以代替合同专用章使用。
  • 100人看过2024-01-15

    职工试用期内辞职单位不能扣发工资

    公司规定试用期内辞职不计发工资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工资是劳动者提供劳动获得的报酬,只要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用人单位就应当及时足额的支付工资。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辞职,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的实际工作天数折算工资。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但应按照劳动者的实际工作天数支付工资。

  • 100人看过2024-01-15

    1、员工如果没有任何违反公司相关规定行为的,可以拒绝公司要求;

    2、公司要变更员工的工作内容或岗位,必须和员工协商一致。如果公司单方面对员工进行调岗,则违法。

    3、公司以调岗为由辞退员工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员工可以同意公司要求,但是必须要求公司支付二倍经济补偿金。

    4、如果单位不同意给予员工补偿的,员工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还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 418人看过2024-01-15
    我国的公司亏损员工是不需要承担的,除非员工是公司的股东。公司要求普通员工承担公司亏损是不合法的,在我国的公司的债务承担的规定中,我国的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 120人看过2024-01-15

    公司的清算程序是:

    1、由公司股东会作出公司解散的决议,决议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

    2、股东会作出公司解散决议后15日成立清算组。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规定:公司因本法第一百八十条第(一)项、第(二)项、第(四)项、第(五)项规定而解散的,应当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由董事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逾期不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的,债权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该申请,并及时组织清算组进行清算。


  • 134人看过2024-01-15

    承诺必须由受约人向要约人发出。

    要约是要约人向特定的受要约人发出的,受要约人是要约人选定的交易相对方,受要约人进行承诺的权利是要约人赋予的,只有受要约人才能取得承诺的能力,受要约人以外的第三人不享有承诺的权利。因此,第三人进行承诺不是承诺,只能视作对要约人发出了要约。如果订约的建议是向不特定人发出的,并且如果该订约建议可以构成要约,则不特定人中的任何人均可以作出承诺。不过实际上,最后能够作出承诺的,只能是特定的人。比如悬赏广告。

    承诺必须具备以下要件:

    1.承诺只能由受要约人向要约人作出。

    2.承诺必须在有效期限内作出。有效期限是指要约的有效期,只有在要约的有效期内向要约人作出承诺的意思表示才具有效力。

  • 124人看过2024-01-15
    有期限限制。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而股东代表诉讼适用这一时效的规定,所以是有期限限制的。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