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9人看过2024-01-15
驰名商标申请条件:
1、必须是享有良好商品质量信誉的商标;
2、为公众所熟知的商标;
3、在相当规模的地域范围内享有声誉的商标;
4、经广大消费者评选和特定的权威机构所认定的商标。
所谓的驰名商标,是相对所涉及的侵权纠纷而言的,其被作为驰名商标而被保护的效力,也是有一定范围和强度的。在这一个纠纷中被认定为驰名商标,并不等于在另外的侵权纠纷中也享受驰名商标的待遇。更不等于在任何时候和范围内都受到特殊的保护。
-
180人看过2024-01-15
控股权的比例是多少
控股权的比例需视情况而定:
(1)如果股东的出资额占有限责任公司资本总额50%以上,或者股东持有的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50%,则股东对公司享有控股权,是绝对控股;
(2)如果股东出资额或者持有股份的比例虽然不足50%,但所享有的表决权已经足以对股东会、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则股东同样对公司享有控股权,这是相对控股。
-
111人看过2024-01-15
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由董事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逾期不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的,债权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该申请,并及时组织清算组进行清算。
因公司法规定而解散的,应当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
-
137人看过2024-01-15
1、商标近似是商标法上的一个概念。
2、是指两商标文字的字形、读音、含义或者图形的构图、着色、外观近似,或者文字和图形组合后的整体排列组合方式和外观近似,或者其三维标志的形状和外观近似,或者其颜色或者颜色组合近似,使用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或者服务上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或者服务的来源产生误认。
-
153人看过2024-01-15
(1) 一般购买人施以普通注意能够分辨的原则。
购买人在市场上购买自己所需要的某种牌号的商品时,总是以他对某种商标的记忆或这种商标在他头脑中留下的印象为依据的,而这种记忆和印象是不精确的,或者说是模糊的,购买人通常记住的仅仅是商标的某些特征。
(2) 总体观察及比较主要部分的原则。
两商标是否构成相似,应就商标的总体加以观察,这一原则为多数国家所采用。
(3) 隔离观察原则
辨别商标是否相似,并非将两个商标放在一起仔细加以对比,而是隔离观察。隔离观察使商标的标记的某一部分表示的意义变强,而使其余部分成为强烈意义的一种附加。在这种情况下,一般购买人容易误认。特别是当商标的一部分与其余部分没有密切联系时,经常运用进行隔离观察以判断商标相似是否存在。
(4) 注册商标知名度原则
一些知名度较高的商标或驰名商标,由于在相关公众中享有较高的认知度,其指示商品或服务产源的功能更为强烈。这类商标即使增加构成要素,因其中知名度较高的部分有强烈的指示产源的作用,难以改变相关公众对其产源的认识。
-
289人看过2024-01-15
中国《商标法》规定:“任何能够将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商品与他人的商品区别开的可视性标志,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组织,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均可以作为商标申请注册。”根据这个规定,商标可以用文字、图形、字母、数、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以及用这些东西任意组合构成,实践中商标有以下基本组成形式:
(1) 单独由文字构成。
(2) 也可以单独由字母构成。
(3) 单独由数字组成的商标。
(4) 单独由图形构成的商标。
(5) 组合商标可以是文字、数字、字母和图形任意两个或两上以上的元素组合而,比较多见的是文字和图形的组合,。
(6) 用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来注册商标,也就是立体商标,这是商标法修改后增加的商标构成元素,新的《商标法》将商标保护客体从平面商标扩大到了立体商标和色彩组合商标。
-
136人看过2024-01-15
(一)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国歌、军旗、军徽、军歌、勋章等相同或者近似的,以及同中央国家机关的名称、标志、所在地特定地点的名称或者标志性建筑物的名称、图形相同的;
(二)同外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等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经该国政府同意的除外;
(三)同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名称、旗帜、徽记等相同或者近似的;
(四)与表明实施控制、予以保证的官方标志、检验印记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经授权的除外;
(五)同“红十字”、“红新月”的名称、标志相同或者近似的;
(六)带有民族歧视性的;
(七)带有欺骗性,容易使公众对商品的质量等特点或者产地产生误认的;
(八)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的。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或者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不得作为商标。但是,地名具有其他含义或者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组成部分的除外;已经注册的使用地名的商标继续有效。
-
133人看过2024-01-15
1、 复制、摹仿、翻译他人驰名商标申请注册的行为(《商标法》)。
2、 代理人或者代表人抢注被代理人或者被代表人商标的行为(《商标法》)。
3、 抢注他人在先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商标法》)。
4、 其它以不正当手段抢注他人商标的行为(《商标法》)。
-
136人看过2024-01-15
1、强化商标注册意识。
根据自愿注册原则和申请在先原则,应对已在使用的商标尽快申请注册,对即将使用的商标提前申请注册。
2、构筑防御体系。
根据一类商品一件商标一份申请原则,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商标可在与该商标类似或非类似商品类别上分别进行防御注册,以防他人抢注。
3、加强商标监测。
应委托商标代理组织进行市场追踪监测,委托律师及时搜集侵权信息;密切关注《商标公告》,如发现相同或近似商标,要及时提出异议或争议。
-
197人看过2024-01-15
1、法律上对商标抢注的概念没有明确的定义。
2、“商标抢注”一词的含义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总的概括来说包括三个方面:
(1)抢先注册别人未注册的商标;
(2)将别人已被公众熟知的商标或驰名商标利用地域差别、商品和服务类别区分等条件进行注册的行为;
(3)现阶段商标抢注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扩展,即将他人的著作权、专利权、肖像权、企业名称权等其他在先权利作为商标申请注册行为,同时还包括抢先把一些社会热点现象称谓、热门话题词语等进行商标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