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515人看过2024-01-16

    绝对控股是指股东出资额占有限责任公司资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或者其持有的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相对控股是指在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某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的实收资本所占的比例虽未大于百分之五十,但根据协议规定拥有企业的实际控制权。

  • 214人看过2024-01-16

    公司法入股流程的规定如下:

    1、申请股权出资批准;

    2、股权经依法设立的评估机构评估;

    3、股权认缴出资或实际缴纳出资;

    4、股权出资公司办理股东变更登记;

    5、被投资公司进行验资;

    6、被投资公司办理实收资本变更登记。

  • 110人看过2024-01-16

    以依法可以转让的股票出质的,出质人与质权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证券登记机构办理出质登记,质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以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出质的,适用公司法股份转让的有关规定。质押合同自股份出质记载于股东名册之日起生效。

    股票出质后,不得转让,但经出质人与质权人协商同意的可以转让。出质人转让股票所得价款应当向质权人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或者质权人约定的第三人提存。

  • 121人看过2024-01-16

    不同。

    合同成立的条件着重强调合同的外在形式所表现,只要订约主体存在双方或多方当事人,订约当事人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合意即可,至于当事人意思表示是否真实,在所不问。

    而合同生效的条件主要有: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以及符合法定形式。

    (二)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原则意义不同

    合同成立与否基本上取决于当事人双方的意志,体现的是合同自由原则;而合同能否生效则要取决于是否符合国家法律的要求,体现的是合同守法原则。

    (三)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作用的阶段不同

    合同的成立标志着合同订立阶段的结束,而合同的生效则表明合同履行阶段即将开始,它是合同履行的前提,又是合同履行的依据。

    (四)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责任形式不同

    合同的成立阶段,当事人要承担的责任是缔约过失责任。所谓的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因违背其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所应尽的义务,而致另一方的信赖利益损失,则应承担民事责任。

    而合同的生效阶段,当事人要承担责任就是违约责任。所谓的违约责任,也称为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是指合同当事人因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而向对方承担的民事责任。包括继续履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及适用定金罚则等。

    (五)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赔偿范围不同

    合同的成立,当事人承担的赔偿范围只限于信赖利益损失,信赖利益损失且仅限于直接损失,而不包括间接损失。而合同的生效,当事人不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造成违约,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承担实际遭受的全部损失。不仅包括现有财产直接损失,还包括可得利益损失。

  • 148人看过2024-01-16

    合同签订生效后可以修改。合同双方都同意修改合同才可以。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一般来说,修改合同可以通过签订补充协议或者是解除原合同重新签订合同的方式来实现。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

    合同的变更有三个特点:

    一是当事人之间存在有效的合同,这是合同变更的前提和基础;

    二是合同变更应依当事人的约定或法律的规定;

    三是合同变更是对合同内容的调整,但并未消灭原合同。

  • 141人看过2024-01-16

    新公司入股需要身份证。成为股东的条件有:

    1、积极履行出资义务;

    2、遵守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不得滥用公司法人身份从而达到侵害第三人合法利益的目的;

    3、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其他股东的利益。

  • 118人看过2024-01-16

    合同生效应当具备以下要件。

    (1)合同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合同当事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以及缔约能力,才能成为合格的合同主体。若主体不合格,合同不能产生法律效力。

    (2)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是指行为人的意思表示应当真实反映其内心的意思。合同成立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实往往难以从其外部判断,法律对此一般不主动干预。缺乏意思表示真实这一要件即意思表示不真实,并不绝对导致合同一律无效。

    (3)合同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合同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合同的内容合法,即合同条款中约定的权利、义务及其指向的对象即标的等,应符合法律的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要求。二是合同的目的合法,即当事人缔约的原因合法,并且是直接的内心原因合法,不存在以合法的方式达到非法目的等规避法律的事实。

    (4)具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合同生效必须具备的形式要件所谓形式要件,是指法律、行政法规对合同形式上的要求,形式要件通常不是合同生效的要件,但如果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将其作为合同生效的条件时,便成为合同生效的要件之一,不具备这些形式要件,合同不能生效。当然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 760人看过2024-01-16

    挂名股东占股需要承担一定的债务风险。无论是股东还是挂名股东,企业的运营都是具有一定的风险的,因此当被挂名于企业的股东之下时,相对应的就需要承担起企业经营所可能产生的债务风险。

  • 120人看过2024-01-16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合同成立并非等于合同生效,因为只有依法成立的合同才能生效。一般而言,合同的生效要件包括:

    (l)合同当事人订立合同时具有相应的缔约行为能力。

    (2)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所谓意思表示,是指向外部表明愿意发生一定法律效果的意思的行为。意思表示是构成法律行为的要素。意思表示真实是构成有效合同的先决条件之一,一方在被欺诈、胁迫或者重大错误下订立的合同往往非其真实意思表示,属于无效或可撤销的合同。

    (3)合同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4)合同的内容必须确定或可能。

  • 140人看过2024-01-16

    三个条件分别是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以及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具体如下所述:

    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签订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合同

    2、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所以合同的生效与有效合同还是有区别的。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