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137人看过2024-01-16

    不可以。

    分公司是指一个公司的分支机构,是指公司在其住所以外设立的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活动的机构。按照《公司法》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分公司不具有企业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该总公司承担。

    分公司不可以入股。分公司不是企业法人,因此,不具有法人资格,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不是能持有股权的民事权利主体。没有法人财产权,不是持有股权的适格主体。入股是指公司成立后,原始地取得股东权。只要公司一方有增加股东的必要,投资方有购股投资的意思,双方一经合意,建立认购契约,即告入股。入股虽以契约方式进行,但不是私下约定(不具有法律保护)的契约关系。必须按有关法律及公司章程办理。新入股的股东,对于未入股前公司债务也应负责。
  • 123人看过2024-01-16

    可撤销合同主要有: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2)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合同。

    (3)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

  • 134人看过2024-01-16
    公司股东转让股权的,应自股权转让之日起30日内申请变更登记。

    流程:

    1、领取《公司变更登记申请表》(工商局办证大厅窗口领取);

    2、变更营业执照(填写公司变更表格,加盖公章,整理公司章程修正案、股东会决议、股权转让协议、公司营业执照正副本原件到工商局办证大厅办理);

    3、变更组织机构代码证(填写企业代码证变更表格,加盖公章,整理公司变更通知书、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企业法人身份证复印件、老的代码证原件到质量技术监督局办理);

    4、变更税务登记证(拿着税务变更通知单到税务局办理);

    5、变更银行信息(拿着银行变更通知单基本户开户银行办理)。

    我国《公司法》明确规定:“股东持有股份可以依法转让。”但《公司法》又对股份转让作了如下几方面的限制:

    1、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

    2、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向公司申报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及其变动情况,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

    3、国家股的转让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

    4、除法定情形外,公司不得为本公司股份的受让人,不得接受本公司的股票作为抵押权的标的。

    5、股东在法定的“停止过户期”的时限内不得转让股份。

    根据《公司法》第140条规定,股东大会召开前二十日内或者公司决定分配股利的基准日前五日内,不得进行前款规定的股东名册的变更登记。但是,法律对上市公司股东名册变更登记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 123人看过2024-01-16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合同无效不用提起撤销,可撤销合同与无效合同是不同的,无效的合同当然无效。

    因无效合同遭受损失的一方,可以要求过错方赔偿损失。

  • 125人看过2024-01-16

    看具体情况定,如果股权转让协议中约定了原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偿还责任,那么原股东就必须要履行偿还义务,这种情况下公司债务对原股东是有影响的,否则是没影响的。

    股东变更后原股东责任主要有两部分,首先要依法履行出资的义务,如果原股东没有履行出资义务转让股权,那么受让人是可以向原股东进行追偿的。此外如果股权转让协议中约定了原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那么原股东就必须要履行。

  • 142人看过2024-01-16
    没有,股东如果出现出资瑕疵或者滥用权利,以至于伤害其他股东利益,法律明文规定必须承担连带责任。那么这个也就直接从立法上归属了,也不必通过股东会的管理来裁决。
  • 135人看过2024-01-16
    没有资质一方所签订的合同是不是无效,要看合同要求当事人具有资质,如果有资质要求的,合同无效。
  • 132人看过2024-01-16
    有的,就筹资阶段的风险主要在于融资行为的合法性风险。比如存在项目公司非法集资的风险;对于PE而言,存在基金设立与募资不合法的风险;对于股权众筹而言,存在互联网平台本身与筹资不合法的风险。该等风险都是由融资者造成,投资人不会因此而产生行政或者刑事责任,但会传导至投资人产生经济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合伙企业法》第三条的规定“国有独资公司、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以及公益性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成为普通合伙人”,投资人若为上述主体,则只能成为有限合伙人,否则可能导致投资行为无效。

  • 127人看过2024-01-16
    从本质上讲,股份担保属于一种权利担保,是指担保人与被担保人协议在担保人所持有的股份上设定限制性权利。当债务人到期不能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以依约定就股份折价受偿,或将该股份出售而就其所得价金优先受偿的一种担保方式。
  • 133人看过2024-01-16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在我国仅指法律对时效期间的长短另有规定,而不是对是否受时效限制另有规定。按本条,任何情况下以任何方式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都应受时效限制,只不过不同情况下时效期间的长短不同、开始计算的时间不同、是否应中止、中断和延长的情况不同。无效合同中一方向人民法院要求返还财产或赔偿损失,属于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应当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起诉,否则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