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0人看过2024-01-16
(1)《公司登记(备案)申请书》。
(2)《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授权委托书》及指定代表或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件复印件。
(3)全体股东签署的公司章程。
(4)股东的主体资格证明或者自然人身份证件复印件。
(5)董事、监事和经理的任职文件(股东会决议由股东签署,董事会决议由公司董事签字)及身份证件复印件。
(6)法定代表人任职文件(股东会决议由股东签署,董事会决议由公司董事签字)及身份证件复印件。
(7)住所使用证明。
(8)企业名称自主申报。
(9)公司申请登记的经营范围。
(10)许可项目批准文件或者许可证件复印件。
(11)《承诺书》。
-
248人看过2024-01-16
公司是没有罚款的权力的。但公司经常通过内部规章制度对员工扣发奖金和工资,这一块法律并没有禁止。劳动法提倡用人单位不能仅仅为了处罚职工就订立规章制度,而应当依据劳动法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劳动者如有一般性违纪情况,应主要通过批评教育等来解决。如职工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解除其劳动合同。员工工作时出现过错,公司想要处罚员工的,可以采取以下办法:1、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员工未完成劳动定额或承包任务,公司可以发放最低工资。
2、在员工手册、规章制度中明确违纪处罚规定,并经公司员工同意。
-
314人看过2024-01-16
符合起诉条件即可。
1、公司被注销后,如未进行清算或者破产的,以该公司的股东、发起人或者出资人作为当事人;
2、公司经过清算或者破产程序的,公司债务视为处理完毕。如有未了结的债务,应以从公司取得清算资产的股东为诉讼主体。
3、企业法人解散的,依法清算并注销前,以该企业法人为当事人;未依法清算即被注销的,以该企业法人的股东、发起人或者出资人为当事人。
-
168人看过2024-01-16
可以。1、普通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认捐财产份额的,必须取得其他合伙人的一致同意;未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其行为无效。除合伙协议另有约定外,有限合伙人可以将其在有限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质押。
2、合伙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采取实施“先分后税”的原则。具体应纳税的所得额的计算按照《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的有关规定执行。前款所称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包括合伙企业分配给所有合伙人的所得和企业当年留存的所得利润。
3、《合伙企业法》仅在总则中对有限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进行了规定:“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人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责任。”即有限合伙企业对其债务,应先以其全部财产进行清偿;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由普通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
347人看过2024-01-16
依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员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需要治疗的,会有一段时间的医疗期,在医疗期内,不能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单位可支付一个月经济补偿后,解除劳动合同。
-
136人看过2024-01-16
章程一般是公司所需要的,合伙企业不需要。但是,合伙企业需要合伙人拟定合伙协议,确定相关内容,合伙人根据合伙协议约定的内容执行。
合伙企业,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组织。合伙企业往往由几个关系比较亲密,互相间比较信任的朋友组成,其人合性较强,由于设立程序简单,又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设立合伙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有两个以上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合伙人,并且都是依法承担无限责任者。
(2)有书面合伙协议。
(3)有各合伙人实际缴付的出资;合伙人可以用货币、实物、土地使用权、知识产权或者其他财产权利出资;经全体合伙人协商一致,合伙人也可以用劳务出资。
(4)有合伙企业的名称。
(5)有经营场所和从事合伙经营的必要条件。
-
381人看过2024-01-16
可以解除,但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公司停业时,对于无法与员工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三)款,因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与劳动者协商仍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公司可按程序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或者依据第四十一条第(二)款规定,以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为由按程序进行裁员。但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按照法律有关规定给予无过错劳动者经济补偿。
-
203人看过2024-01-16
可以解除,但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公司停业时,对于无法与员工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三)款,因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与劳动者协商仍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公司可按程序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或者依据第四十一条第(二)款规定,以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为由按程序进行裁员。但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按照法律有关规定给予无过错劳动者经济补偿。
-
301人看过2024-01-16
个人独资企业具有独立的诉讼地位,法律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作为民事诉讼当事人。”在法律的有关规定中,民事诉讼的当事人不仅限于自然人和法人。在实践中,个人独资企业与法人、自然平等地参与市场交易,享受权利、履行义务。并在市场的分工机制中,发挥着自己独有的作用。可见,《民事诉讼法》中的“其他组织”这一兜底性条款,是适用于个人独资企业的。与此同时,在最高法颁布的一系列适用意见中,将其他组织解释为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私营独资企业、合伙组织综上可知,个人独资企业,属于民事诉讼的适格当事人。其次,个人独资企业在诉讼中既可以充当原告,也可以充当被告,还可以与投资人担任共同被告。对于这一说法,我们的认识是。依据法律规定,个人独资企业以其独立资产对外承担无限责任。当个人独资企业的资产资不抵债时,投资人再以其个人资产对其承担无限责任。因此,具有自身资产独立性的个人独资企业,也即拥有了民事责任能力,足以在诉讼中担任原告和被告。同时,作为个人独资企业的补充责任人。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可作为共同被告,参与到相关的民事诉讼中来。
-
869人看过2024-01-16
据物业管理条例规定,物业公司可以将部分服务项目承包给专业的服务公司承担,但不得将所有服务项目外包。物业公司也可以承担所有的服务内容,可以自行招聘所有的物业服务人员,不一定是劳务派遣。物业公司本质就是劳务,物业服务合同就是劳务合同,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如果物业公司将保安、保洁服务承包给专业服务公司,那么保安、保洁公司派到物业公司工作的员工才是劳务派遣,否则是物业公司自招员工。无论是物业公司自招聘员工还是专业公司劳务派遣必须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给员工相应的劳动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