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100人看过2024-01-17
    公司的债务不会波及私人财产,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只要倒闭的企业账务清楚的话,和法人(股东)是没关系的。公司破产后以破产承担债务,如果法人代表履行出资责任的,破产清算是不涉及个人财产的。
  • 100人看过2024-01-17
    法人需要承担债务。公司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可以承担其民事责任,公司法人应当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其中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 100人看过2024-01-17

    1、项目填写齐全,全部联次一次填开,上、下联的内容和金额一致。

    2、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填写有误,应另行开具专用发票,并在误填的专用发票上注明“误填作废”四字。如专用发票开具后因购货方不索取而成为废票的,也应按填写有误办理。

    3、发票联和抵扣联加盖单位发票专用章,不得加盖其他财务印章。

  • 100人看过2024-01-17

    (1)当事人双方基本情况,包括转让方与受让方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国籍等。

    (2)公司简况及股权结构。

    (3)转让方的告知义务。

    (4))股权转让的份额,股权转让价款及支付方式。

    (5)股权转让的交割期限及方式。

    (6)股东身份的取得时间约定。

    (7)股权转让变更登记约定,实际交接手续约定。

    (8)股权转让前后公司债权债务约定。

    (9)股权转让的权利义务约定。

    (10)违约责任。

    (11)适用法律争议解决方式。

    (12)通知义务、联系方式约定。

    (13)协议的变更、解除约定。

    (14)协议的签署地点、时间和生效时间。

  • 100人看过2024-01-17
    总公司的债务能执行分公司。企业法人直接管理的财产仍不能清偿债务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执行企业法人其他分支机构的财产。根据规定,公司可以设立分公司。设立分公司,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分公司不具备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总公司承担。
  • 100人看过2024-01-17

    1、公司股权的转让方和受让方是公司股权转让行为的当事人;

    2、公司和公司其他股东是公司股权转让行为的相关利害关系人;

    3、工商、外汇、投资等国家行政机关是公司股权转让行为的法定管理人。

  • 100人看过2024-01-17
    用人单位单方面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要求单位继续履行合同,不要求单位继续履行合同的,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在该单位的已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 120人看过2024-01-17

    公司欠款不可以执行个人财产,法人就是公司,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根据规定,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 100人看过2024-01-17
    可能会限制出境。据了解,税务部门一般对于欠税3万元以上的个人、欠税20万元以上的单位的法人代表,即可函请公安边防部门办理阻止欠税人出境或法定不批准欠税人员出境手续。但对拒不办理纳税申报的,或有重大应处理税务事项未接受处理的,或拒不配合税务机关处理税务事项的可不受上述金额限制。
    阻止欠税人出境通报备案要先经税务机关调查核实,欠税人确实未按规定结清应纳税款、滞纳金又未提供纳税担保。通常对于已取得出境证件执意出境的欠税人,由税务机关按规定程序将其列入阻止出境通报备案对象;对正在办理出境证件的欠税人,则按规定程序将其列入法定不批准出境人员通报备案对象。这些备案对象最终由公安机关对其办理相关手续,限制其出境。对于列入“黑名单”的欠税人,只有在缴清税款、滞纳金或者提供担保后,才能由税务机关按程序上报上级部门解除对其阻止出境的措施。
  • 156人看过2024-01-17

    用人单位拒签劳动合同的赔偿方式如下:

    1、用人单位拒绝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赔偿劳动者双倍工资。

    2、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此时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应当自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3、用人单位拒绝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后将劳动者辞退的,应当赔偿劳动者经济补偿金,若属于违法辞退,则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赔偿金。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规定,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最长应支付11个月双倍工资,用工之日起满一年还未签定劳动合同,视为双方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如果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赔偿金。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