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收到《受理通知书》后,交申请费500(减缓的话,个人交75,单位150)。邮局汇款到国家知识产权局收费处(北京市海淀区蓟门桥西土城路6号(100088))
(三)等(有可能会补正、答复审查意见。)
(四)收到《授权通知书》和《办理登记手续通知书》后,交登记费、印花税205,授权当年年费600(减缓的话,年费,个人交90,单位180)。邮局汇款到国家知识产权局收费处(北京市海淀区蓟门桥西土城路6号(100088))
(五)等国知局寄专利证书。
债务重组对债务人的影响有:
1、延长债务期限,缓解偿债压力。债务人的债务到期无力归还,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到期的债务,在无足够的现金还债时,最好的方法是与债权人协商延长债务期限。只要能延长债务期限,即可缓解偿债压力。
2、改善财务状况。当债务人陷入财务困难时,其财务状况往往是负债率严重偏高,有的甚至达到资不抵债的地步。债务人通过用资产抵偿债务以及债务转资本等方式减少负债率,增加所有者权益,从而改善财务状况,使债务人的财务状况符合正常生产经营的要求。
3、降低资金成本。在债务到期和债务和解中,有时可以将到期的应付账款等在不计利息的情况下延期,或者可以在不提高利息率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利息率的条件下延长银行借款的期限,从而使资金成本降低。
4、获得债务重组直接收益。在债务重组中,通过债权人的让步,债务人往往可以获得减免债务本金及利息的收益。
公司重组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合并、分立、兼并、收购等。不同重组方式下原有债务的处理并不一致。
1、公司合并的,其债务由合并后的公司承担;
2、公司分立的,原则上由分立后的公司连带承担,但是另有约定的除外;
3、如果是收购,那么原公司并不灭失,所以债务仍有原公司负担。
1.首先,申请专利可以保护自己的独占成果,如果你给自己的产品申请了专利,审批通过以后,你的产品可能具有独占市场的地位,别人要使用你的专利,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需要经过你的允许,如果其他人没有经过你的允许使用了你的专利的话,你可以以侵犯专利权为由请求其赔偿。
2.其次,申请专利可以保护自己,防止竞争对手状告你侵犯他的专利,避免不必要的诉讼纠纷,而且,我们国家对于专利有一定的政策保护和扶持,申请专利可以获得国家给予的经济利益。
3.最后,专利权可以说是一个企业实力的体现,要是一个公司拥有多项专利,他在市场的竞争力就会增强,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专利数量也是国家评选优秀企业的一项重要指标。
可以转让。
股权转让,是公司股东依法将自己的股东权益有偿转让给他人,使他人取得股权的民事法律行为。一人公司股权可以转让。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不设股东会。股东作出的重大决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并由股东签名后备置于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1.以资产清偿债务债务人转让其资产给债权人以清偿债务的债务重组方式。债务人通常用于偿债的资产主要有:现金、存货、金融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2.债务转为资本债务人将债务转为资本,同时债权人将债权转为股权的债务重组方式。
3.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减少债务本金、降低利率、免去应付未付的利息等。
4.以上三种方式组合采用以上三种方式共同清偿债务的债务重组形式。
1.以资产清偿债务
债务人转让其资产给债权人以清偿债务的债务重组方式。债务人通常用于偿债的资产主要有:现金、存货、金融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以现金清偿债务,通常是指以低于债务的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如果以等量的现金偿还所欠债务,则不属于债务重组。
2.债务转为资本
债务人将债务转为资本,同时债权人将债权转为股权的债务重组方式。但债务人根据转换协议,将应付可转换公司债券转为资本的,则属于正常情况下的债务资本,不能作为债务重组处理。
3.修改其他债务条件
减少债务本金、降低利率、免去应付未付的利息等。
4.以上三种方式组合
采用以上三种方式共同清偿债务的债务重组形式。
(1)债务的一部分以资产清偿,另一部分则转为资本;
(2)债务的一部分以资产清偿,另一部分则修改其他债务条件;
(3)债务的一部分转为资本,另一部分则修改其他债务条件;
(4)债务的一部分以资产清偿,一部分转为资本,另一部分则修改其他债务条件。
1、用人单位以不能胜任工作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应该支付经济补偿金。标准为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如果未提前30天书面通知,还应该多支付1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
2、用人单位以劳动者无法胜任工资为由与劳动者解除,需要先给劳动者调整岗位或进行培训,调整岗位或培训后仍然无法胜任工作的,才可以提出解除。
3、用人单位直接以劳动者无法胜任工作为由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属于违法解除,劳动者可以要求支付赔偿金,标准为2倍的经济补偿金,工作1年支付2个月工资。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存在劳动合同关系应当满足以下条件: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