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137人看过2024-01-18

    股权转让并不影响公司对外负债的承担,转让前后的公司债务都应由公司对外承担。

    鉴于公司股东“有限责任”的法律规定,股东作为出资人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而不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股东转让其持有的公司股权,并不会减少公司财产,也不影响公司的持续存在。

    对债权人而言,目标公司是承债主体和清偿主体,独立于股东而依法承担债务,与股东的股权转让不构成相互制约。通俗的讲,不管股东是否转让股权,公司的负债都是由公司自行承担,与股东无涉,与股权转让与否无涉。

  • 124人看过2024-01-18

    行使解除权的期限分为两种情况:

    1、按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的解除权的行使期限行使

    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的,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比如,如果当事人约定出现某种事由可以在一个月内行使解除权。那么在合同约定的事由发生一个月后,解除权消灭,当事人不能要求解除合同,而必须继续履行。

    2、在对方当事人催告后的合理期限内行使

    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的,非受不可抗力影响的当事人或者违约一方当事人为明确自己义务是否还需要履行,可以催告享有解除权的当事人行使解除权,享有解除权的当事人超过合理期限不行使解除权的,解除权消灭,合同关系仍然存在,当事人仍要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所谓催告后的合理期限,根据个案的不同情况确定,作为享有解除权的当事人应本着诚实信用原则,在收到催告后尽早通知对方是否解除合同。当事人对催告的合理期间有异议的,由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定。

  • 204人看过2024-01-18
    1、无论用人单位是否出具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只要用人单位明确表示不让劳动者继续工作,并且不再支付工资,那么双方劳动合同即已实质性解除。劳动者就可以去新单位工作了,也可以由新单位缴纳社会保险,和新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2、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征收机构一般采取当月缴纳下月费用并设定一个缴费的截止日期,在截止日期后与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人员费用就会出现已缴纳的情况,这是征收机构操作上的规定导致的,对劳动者并非是不利的,单位可与劳动者协商后由劳动者补给单位。
  • 209人看过2024-01-18
    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向保险公司投资:
    (一)经企业行政主管机关或董事会批准;
    (二)经营状况良好,且有盈利;
    (三)净资产达到总资产百分之三十以上。
    (四)所投资金为企业自有资金,且来源正当。
    符合前款规定条件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经中国保监会批准,可以向保险公司投资。
    第六条符合本规定第五条要求的境外企业、境内外商独资企业(以下简称“外资股东”),符合下列条件的,经中国保监会批准,可以向保险公司投资:
    (一)单个外资股东股份不得超过保险公司总股本的百分之十;
    (二)全部外资股东股份不得超过保险公司总股本的百分之二十五。
  • 121人看过2024-01-18

    合同解除条款书写:

    1.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合同解除条款的,可以约定合同解除条件、解除时间等;

    2.约定解除的情形出现后,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3.解除合同有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2种情形。

    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 128人看过2024-01-18
    解除合同需要的条件如下:
    1、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2、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3、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5、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6、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并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也可以解除合同: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2、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 178人看过2024-01-18
    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也就是民事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是作为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的前提条件。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具备相信的民事行为能力,法律对合同当事人的资质有特别规定的,当事人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根据《民法典》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 255人看过2024-01-18

    很多人都说为什么要进行版权登记,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你以为文章是你写的,图画是你画的,照片、都是你拍的,软件是你码的,那么所有权、收益权一定属于你吗?不是的,你应该为你自己的产品去登记了,那么,下面华律知产就给大家简析为什么要进行版权登记呢?

    简析为什么要进行版权登记呢

    为什么要进行版权登记

    1、宣传:通过登记机构的定期公告,可以向社会宣传自己的产品。

    2、保护:在发生著作权争议时,《著作权登记证书》是主张权利的有力武器,同时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司法保护的前提。

    3、增值:在进行软件版权贸易时,《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作为权利证明,有利于交易的顺利完成。同时,国家权威部门的认证将使软件作品价值倍增。

    4、荣誉:《著作权证书》是您水平的客观反映,国家权威部门对您能力的认可将使您在求职应聘时更加自信。

    5、福利:企业申请是办理双软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得前提,可以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有关简析为什么要进行版权登记呢这方面法律知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相信大家从上文已经找到有关的答案了吧。华律知识产权为您提供关于版权、商标、专利的相关知识,上华律知识产权给您的知产加把“锁”!

    相关法条

    《民法通则》

    第九十四条 【著作权】公民、法人享有著作权 (版权) ,依法有署名、发表、出版、获得报酬等权利。

  • 128人看过2024-01-18

    1、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构成该原因,必须是债务人现实地提出了给付,个别情况下是以言词提出给付。如果债务人未现实地提出给付(包括允许以言词提出给付),则不构成提存原因。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使债务人无法履行,为保护其合法权益,应当允许债务人提存。

    2、债权人下落不明。债权人下落不明是指债权人离开住所无任何消息,包括债权人不清、地址不详、债权人失踪又无代管人等。债权人下落不明使债务人无法履行,即使履行也达不到合同目的,因此允许债务人提存。

    3、债权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又未确定继承人或者监护人。

    4、数人就同一债权主张权利,债权人一时无法确定,致使债务人一时难以履行债务。

    5、法律规定的其他原因。


  • 129人看过2024-01-18

    合同成立的有效条件的规定是,需具备下列条件,合同才有效,即合同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合法;不违背公序良俗;依法办理了批准登记等手续。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