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777人看过2024-01-18

    2024年2月12日,央行发布《关于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的通知》,开启了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的试点工作。

    对境内依法设立的企业法人、非法人企业、个体工商户在银行办理基本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业务(含企业在取消账户许可前已开立基本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的变更和撤销业务)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取消企业用户账户许可后,企业基本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开立,变更,撤销以及企业银行账户管理,要遵循《企业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执行,银行为企业开立、变更、撤销基本存款账户和临时存款账户,要通过央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向央行当地分支机构备案。




  • 136人看过2024-01-18

    合同中止履行的情形主要包括:

    1、有证据证明对方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2、对方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对方丧失商业信誉;

    3、对方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 123人看过2024-01-18

    缔约过失请求可得利益损失赔偿时,因为可得利益损失较难确定,并且双方要是没成立合同,那么过错方可能会以此为理由拒绝赔偿。

    按规定,缔约过失的赔偿范围包括以下:

    1、固有利益损失;

    2、信赖利益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因此,在缔约过失中可以主张间接损失,即主张可得利益损失。

  • 174人看过2024-01-18

    一、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二、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华律网

    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著作权(署名权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其发表权、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不再保护。

    四、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摄影作品,其发表权、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不再保护。

    五、出版者许可或者禁止他人使用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的权利的保护期为十年,截止于使用该版式设计的图书、期刊首次出版后第十年的12月31日。

    六、表演者对其表演表明表演者身份、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的权利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表演者许可他人从现场直播和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并获得报酬权、许可他人录音录像,并获得报酬权、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并获得报酬权、许可他人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并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该表演发生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七、录音录像制作者对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享有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出租、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并获得报酬的权利;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该制品首次制作完成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八、广播电台、电视台禁止未经许可将其播放的广播、电视转播;将其播放的广播、电视录制在音像载体上以及复制音像载体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该广播、电视首次播放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 398人看过2024-01-18
    专利转让是拥有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人把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让给他人的一种法律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可以转让。国有企业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必须经上级主管机关批准。书面形式和登记及公告是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生效的法定条件,未签订书面合同或未经国家知识产权局登记和公告的专利权转让不发生法律上的效力。
  • 120人看过2024-01-18

    涉及。

    在当事人违约时,合同继续履行引发纠纷,向人民法院起诉涉及诉讼时效。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131人看过2024-01-18

    同时履行抗辩权属延期的抗辩权,只是暂时阻止对方当事人请求权的行使,非永久性的抗辩权。

    对方当事人完全履行了合同义务,同时履行抗辩权消灭,当事人应当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致使合同迟延履行的,迟延履行责任由对方当事人承担。

    如果当事人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不当,致使合同迟延履行的,迟延履行的责任由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的当事人承担。

  • 133人看过2024-01-18

    基本内容有以下几点:

    1、会议基本情况:会议时间、地点、会议性质(定期、临时)

    2、会议通知情况及到会股东状况:会议通知时间、方式;到会股股东情况,股东弃权情况。召开股东会会议,应该于会议召开15日前通知全体股东。

    3、会议主持状况:首次会议由出资最多的股东召集和主持;一般情况由董事会招集,董事长主持;董事长因特殊缘故不能履行职务时,由董事长指定的副董事长或其他董事主持。

    4、会议决议状况:股东会由股东按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股东会对修改公司章程、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分立、合并、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作出决议,必须经代表2/3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股东会会议的具体表决结果,持赞同意见股东所代表的股份数,占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所持股份总数的比例。持反对或弃权意见的股东状况。

    5、签署:股东会决议由股东盖章或签字(自然人股东)


  • 246人看过2024-01-18
    2024年初,国家发改委同财政部印发《关于取消收费许可证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通知》,明确规定自2024年1月1日起,在全国内停止收费许可证年审工作;自2024年1月1日起,在全国内取消收费许可证制度。
  • 145人看过2024-01-18

    不能。只有在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其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或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当事人才可以解除合同并请求赔偿损失。

    迟延履行,是指债务人在履行期限到来时,能够履行而没有按期履行债务。

    其构成要件为:
    (1)须有债务存在;
    (2)履行须为可能;
    (3)须债务履行期已届满;
    (4)须因可归责于债务人的事由而未履行;
    (5)须无法律上的正当理由。
    给付迟延的法律后果为:
    (1)债权人可诉请强制执行;
    (2)债务人赔偿因迟延而给债权人造成的损失;
    (3)在迟延履行后,如遇有不可抗力致使合同标的物毁损,债务人须承担履行不能的责任,不得以不可抗力为由主张免责。但如债务人能证明纵然没有给付迟延,损失仍将发生的,则可免责;
    (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其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或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请求赔偿损失。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