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123人看过2024-01-18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如果被骗了的话,《民法典》赋予你方合同撤销权或者请求变更合同条款。但是这种撤销权行使期限只有一年,也就是说你知道自己被骗一年内没撤销的话,合同是合法成立并生效的,你不履行的话就要承担违约责任。

  • 171人看过2024-01-18

    拟定合同第一步:转化为法言法语

    合同拟定首先就是将当事人的实际业务与合同性质、合同类型对号入座,转化为相应的法言法语,如何转化到位就是很关键的一步。

    拟定合同第二步:设计好合同条款

    合同的正文内容包含很多条款,本文选取一些常见条款进行阐述。

    1、首先是鉴于条款。

    实践中很多合同没有这个内容,基本是直接进入实质性内容,“双方本着诚实信用的原则,协商一致,达成如下协议”等。

    2、其次是权利义务条款。

  • 121人看过2024-01-18
    没签合同的定金在符合约定或者法律规定的情形下是可以退的。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
    但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
    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
    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 197人看过2024-01-18

    如果临时工与用人单位依法签劳动合同,经双方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思来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

  • 123人看过2024-01-18
    当事人一方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发布的商品或者服务信息符合要约条件的,对方选择该商品或者服务并提交订单成功时合同成立,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包含有商业信息的网页,是否构成信息发布者发出的法律意义上的要约,需要看其是否符合法律上关于要约所规定的各项条件。
    要约的构成要件:
    1.内容具体确定;
    2.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这两个要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其中,相关的商业信息是否符合“内容具体确定”这一要件,需要结合互联网电子商务的特点,加以判断。
  • 118人看过2024-01-18

    核实确认对方当事人的主体资格

    1、合同对方为自然人:核实并复印、保存其身份证件(勿以名片代之),确认其真实身份及行为能力。

    2、合同对方为法人:到当地工商部门查询其工商注册资料并实地考察其公司情况,确定其真实性;核实订约人是否经其所在公司授权委托,查验其授权委托书、介绍信、合同书;签订合同必须加盖对方单位公章、合同专用章。

    3、合同对方为“其他组织”:对方当事人为个人合伙或个人独资企业,核对营业执照登记事项与其介绍情况是否一致;由合伙人及独资企业经办人签字盖公章。法人筹备处:确认经办人身份及股东身份,加盖法人筹备处和股东公章。

    4、合同对方除加盖公章、私章外,要亲笔签名。

  • 117人看过2024-01-18
    当事人订立合同,采取要约、承诺方式。
    2、合同订立程序是指当事人之间对合同内容进行相互磋商,取得一致意见的过程,一般要经历两个阶段,即要约和承诺。
    3、合同是双方或多方的民事法律行为,合同各方的意思表示达成一致合同才能成立。
    4、合同的成立是合同法律关系确立的前提,也是衡量合同是否有效以及确定合同责任的前提。
    5、合同订立过程须:有双方或多方当事人,有当事人之间的意思表示的互动,为特定当事人之间为缔约而为意思表示。
  • 122人看过2024-01-18

    所谓动产质押合同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与债权人签订的,约定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债权人占有,将该动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以该动产卖得价款优先受偿的协议。动产质押合同是动产质押担保产生的前提,也是将来处理当事人之间纠纷的重要依据。

  • 212人看过2024-01-18
    订立保险合同,应当协商一致,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保险的外,保险合同自愿订立。
    1、平等原则。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2、合同自由原则。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
    3、公平原则。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4、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5、遵纪守法原则。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6、依合同履行义务原则。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 132人看过2024-01-18

    根据《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分析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具体退出方式:

    一、股权转让

    《公司法》第七十一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可以通过股权转让方式退出公司。股权转让方式包括股东之间转让和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两种方式。

    1、股东之间转让股权

    《公司法》第七十一条第一款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2、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

    《公司法》第七十一条第二款规定,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3、公司章程对股份转让的规定

    《公司法》第七十一条第四款规定,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二、申请退股的法定情形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股必须符合《公司法》所规定的股东申请退股的三种法定情形。《公司法》第七十四条确认了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退股权: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股东会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

    (一)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五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的;

    (二)公司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的;

    (三)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会议通过决议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续的。

    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六十日内,股东与公司不能达成股权收购协议的,股东可以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九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解散公司

    从公司法的规定分析,股东在公司解散的情形下等同于取得了退出公司的法律效果。

    1、根据公司章程规定或股东会议决议而解散公司

    2、特殊情况下股东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解散公司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