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企业所得税法》中规定,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包括:(一)销售货物收入;(二)提供劳务收入;(三)转让财产收入;(四)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五)利息收入;(六)租金收入;(七)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八)接受捐赠收入;(九)其他收入.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75号)中规定,申请入会或加入会员,只允许取得会籍,所有其他服务或商品都要另行收费的,在取得该会员费时确认收入.申请入会或加入会员后,会员在会员期内不再付费就可得到各种服务或商品,或者以低于非会员的价格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该会员费应在整个受益期内分期确认收入.因此,你公司收取的会员费在取得时需要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并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24]36号)附件1中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纳税人,应当按照本办法缴纳增值税,不缴纳营业税.第四十五条规定,增值税纳税义务、扣缴义务发生时间为:(一)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并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收讫销售款项,是指纳税人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过程中或者完成后收到款项.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是指书面合同确定的付款日期;未签订书面合同或者书面合同未确定付款日期的,为服务、无形资产转让完成的当天或者不动产权属变更的当天.36号文附件1后附《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注释》规定,销售无形资产,是指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业务活动.无形资产,是指不具实物形态,但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资产,包括技术、商标、著作权、商誉、自然资源使用权和其他权益性无形资产.其他权益性无形资产,包括基础设施资产经营权、公共事业特许权、配额、经营权(包括特许经营权、连锁经营权、其他经营权)、经销权、分销权、代理权、会员权、席位权、网络游戏虚拟道具、域名、名称权、肖像权、冠名权、转会费等.因此,你公司收取的会员费应在取得时按转让无形资产(会员权)计算缴纳增值税.
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包括:(一)销售货物收入;(二)提供劳务收入;(三)转让财产收入;(四)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五)利息收入;(六)租金收入;(七)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八)接受捐赠收入;(九)其他收入.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75号)第二条第(四)项第6目规定,申请入会或加入会员,只允许取得会籍,所有其他服务或商品都要另行收费的,在取得该会员费时确认收入.申请入会或加入会员后,会员在会员期内不再付费就可得到各种服务或商品,或者以低于非会员的价格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该会员费应在整个受益期内分期确认收入.因此,你公司收取的会员费在取得时需要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并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
税法上没有就此情况定性为违法行为,但根据规定,这样取得的发票,取得方不得用于抵扣。
加强增值税征收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5]192号(三)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支付货款、劳务费用的对象.纳税人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支付运输费用,所支付款项的单位,必须与开具抵扣凭证的销货单位、提供劳务的单位一致,才能够申报抵扣进项税额,否则不予抵扣。
你的情况可以让收发票方提供一份委托付款方付款的证明。(收发票及实际付款方共同盖章)在会计上来讲没有这个证明,此项业务是违反会计制度的.凭证附件与业务不符。
若已经确认并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是经过双方确认过的,那么就不算违约(经双方同意的更改),否则提供不出足够证据证明是双方确认同意的,明显的就是违约了,要承担相关责任的。
可以的,以货物抵消欠款是常见的方式.
以商品抵消欠款时:
借:应付账款等(主要看债用的是哪个科目)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1、以库存材料、商品产品抵偿债务
债务人应视同销售进行核算.企业可将该项业务分为两部分,一是将库存材料、商品产品出售给债权人,取得货款.出售库存材料、商品产品业务与企业正常的销售业务处理相同,其发生的损益计入当期损益.二是以取得的货币清偿债务.但在这项业务中实际上并没有发生相应的货币流入与流出.
2、以固定资产抵偿债务
债务人应将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该项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和清理费用的差额作为转让固定资产的损益处理.同时,将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应付债务的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营业外收入.债权人收到的固定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
3、以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抵偿债务
债务人应按相关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转让金融资产的利得或损失处理;相关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与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债务重组利得.债权人收到的相关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