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拟受资公司应当是依法设立且合法存续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2.公司成立后持续经营时间应当在三年以上,公司成立后歇业、被勒令停业整顿或者由于其他原因导致主营业务中断的,持续经营时间应当从恢复营业之日起重新计算。
3.拟融资企业的注册资本已足额缴纳,发起人或者股东用作出资的资产的财产权转移手续已办理完毕,发行人的主要资产不存在重大权属纠纷或者重大不确定性。
4.企业的股权清晰,控股股东和受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持有的发行人股份不存在重大权属纠纷。
5.最近两年内主营业务突出,主营业务收入占其总收入的比例不得低于百分之五十。
6.最近两年内主营业务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未发生重大变化。最近一年内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更。
7.公司业务应当独立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间不得有同业竞争或者显失公平的关联交易。
8.融资用于主营业务。
注册记账+ICP+EDI+ISP文网文
注册公司需要的时间和步骤大致如下
核准名称:3-5天
网上登记及工商预约:5-10天左右
办理营业执照:3-5天
刻章:1天
税务报道:1-2天
银行开户:5-10天
由于地区不同可能有所出入。
注册记账+ICP+EDI+ISP文网文
注册公司需要的时间和步骤大致如下
核准名称:3-5天
网上登记及工商预约:5-10天左右
办理营业执照:3-5天
刻章:1天
税务报道:1-2天
银行开户:5-10天
由于地区不同可能有所出入。
1、食品贸易公司申请《食品经营许可证》,首先需要注册公司,且公司的经营范围中包括“销售食品”字样。
2、餐饮服务的公司申请《食品经营许可证》,首先需要进行环保备案,然后注册公司,且公司的经营范围中包括“餐饮服务”字样。如果餐饮企业,从事食品贸易行为,需要同时在经营范围中标注“销售食品”字样。
3、食品贸易企业申请《食品经营许可证》,需要准备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办公地址方位图和平面图(办公地址和注册地址要一致)。
4、餐饮服务企业申请《食品经营许可证》,除准备上述资料以外,其店面装修需要满足相应的条件。
取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后,需要前往公司注册地址所在的的主管食药监所进行备案登记。
1、法律并未对不可为融资租赁标的物的范围作出界定,但法律禁止流通的物体或限制交易的物体,如武器、国家专营产品等;如果法律规定某种物体的交易须经过特定机关的许可,未经过法律规定的审批程序之前不能成为适格的租赁标的物。
2、有一个文本中的范围供参考:《国际会计准则—17租赁》中则规定:“本准则适用于一切租赁,除非是:
(a)开发或使用诸如石油、天然气、木材、金属及其他矿产权的自然资源的租赁协议,以及
(b)诸如电影、录像、剧本、文稿、专利和版权等项目的许可协议”。
3、根据融资租赁交易的特征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下列不得成为融资租赁标的物:
(1)租赁物应是实物财产,任何形式的无形财产都不能成为融资租赁合同的标的物。
(2)租赁物应是使用权能够从所有权中分离出来的物,如果使用权与所有权不可分离,则违背了融资租赁的交易性质,不可能成为融租赁合同的标的物。
(3)租赁物应是不可消耗物,能够重复使用。
(4)租赁物不应是用于个人消费的消费品,由于目前融资租赁合同的承租人还不包括自然人,因此,个人消费品也不可能成为融资租赁合同的标的物。
1.如果指你从拿到营业执照那一刻算起的话,注册公司就算只需要3天,基本上走网络申报就这个速度,针对全国来说还是挺快的,如果是把税务报备这一些列的问题都解决完算的话,保守估也需要一个月。其实对创业者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只有管控好了时间成本,才能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机会成本。
2.目前比较好扣时间成本的几个点就是注册、开户,因为在整个流程中这两个的弹性是最大的,全部源于两个字“审核”,有关系的当天审核,没关系的当月审核,这个段子可不是说来玩的。经过亲身实证,了解了很多代办之后发现他们主打的最快办理竟然都是一天,常规办理都是要求5到7天,自己啥也不懂,那动不动就是小一个月。开户这个问题更明显了,预约半个月,办理两三天,关键是还不一定能过。
1、协商与和解:专利权人和被控侵权人均可自行协商或在其他第三方的调解、斡旋下达成和解协议,解决纠纷。提出协商意向时一般可以向侵权方发送侵权警告函,但是警告函有威慑作用,没有法律约束力。
2、行政查处:专利权人在掌握初步证据的情况下,可向专利局等有关行政部门举报,由其采取行政措施,对侵权人的侵权行为进行调查核实后作出是否侵权的认定。在行政查处过程中,有关专利行政部门基于有关当事人的申请,可对专利侵权的民事责任进行调解。
3、向法院起诉:专利权人亦可径自向侵权行为地、被告所在地等相关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停止侵权行为赔偿经济损失等。
网络侵权著作权的构成要件有:
(1)须有侵犯网络著作权的不法行为。
(2)损害事实是侵权责任的必备构成条件。
(3)须有主观的过错责任。
关于网络著作权侵权的归责原则,有三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另一种认为应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再一种认为应适用过错推定原则。
(4)不法行为和损害事实有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