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132人看过2024-01-21

    1、不一样。

    2、居间协议:也叫居间合同是指居间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就是常说的中介合同或中介服务合同。合同公章即合同专用章。在合同上加盖合同专用章是指合同当事人经过协商,在达成的书面合同上各自加盖本公司的合同专用印章的行为。

  • 261人看过2024-01-21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知识产权市场前景也越来越好。今天,华律知产小编通过注册商标撤销的事由有哪些这个问题带来了以下的相关法律知识,希望对各位读者朋友有所帮助。

    注册商标撤销的事由有

    1、构成商标的文字、图形或者其组合违反了《商标法》第8条的规定(即商标禁用条款)。

    2、注册申请人采用了欺骗手段或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商标注册。根据《商标法实施细则》第25条的解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虚构、隐瞒事实真相或伪造申请书件及有关文件进行注册的。

    (2)违反诚实信用原则,以复制、模仿、翻译等方式,将他人已为公众所熟知的商标进行注册的。

    (3)未经授权,代理人以其名义将被代理人的商标进行注册的。

    (4)侵犯他人合法的在先权利进行注册的。

    (5)以其他不当手段取得注册的。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注册商标撤销的事由有哪些这个问题进行的相关的解释,我想各位读者朋友也对这方面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希望各位读者朋友要弄清楚相关的法律术语,来开拓自己的法律知识面。华律知识产权为您提供关于版权、商标、专利的相关知识,上华律知识产权给您的知产加把“锁”!

    相关法条

    《民法通则》

    第九十六条  商标权

    法人、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依法取得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

  • 246人看过2024-01-21

    版权亦称“著作权”。指作者或其他人(包括法人)依法对某一著作物享受的权利。那么,2024年软件著作权登记流程是什么?今天,华律知产小编通过这个问题带来了以下的相关法律知识,希望对各位读者朋友有所帮助。

    2024年软件著作权登记流程是什么

    2024年软件著作权登记流程

    2024年软件著作权登记流程:

    委托办理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业务,需要提供如下材料:

    (一)按要求填写的软件著作权登记申请表;

    (二)软件的鉴别材料;

    软件的鉴别材料包括程序和文档的鉴别材料。

    程序和文档的鉴别材料应当由源程序和任何一种文档前、后各连续30页组成。整个程序和文档不到60页的,应当提交整个源程序和文档。除特定情况外,程序每页不少于50行,文档每页不少于30行。

    (三)相关的证明文件。

    1.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身份证明;

    2.有著作权归属书面合同或者项目任务书的,应当提交合同或者项目任务书;

    3.经原软件著作权人许可,在原有软件上开发的软件,应当提交原著作权人的许可证明;

    4.权利继承人、受让人或者承受人,提交权利继承、受让或者承受的证明。

    (四)鉴别材料的例外交存

    申请软件著作权登记的,可以选择以下方式之一对鉴别材料作例外交存:

    1.源程序的前、后各连续的30页,其中的机密部分用黑色宽斜线覆盖,但覆盖部分不得超过交存源程序的50%;

    2.源程序连续的前10页,加上源程序的任何部分的连续的50页;

    3.目标程序的前、后各连续的30页,加上源程序的任何部分的连续的20页。

    4.文档作例外交存的,参照前款规定处理。

    (五)封存

    软件著作权登记时,申请人可以申请将源程序、文档或者样品进行封存。除申请人或者司法机关外,任何人不得启封。

    业务办理流程:

    与代理方联系,获得免费咨询(在线、电邮、电话、传真、信函、来访等方式均可)

    与代理方签订《委托代理协议》,并支付款项(在线订购、银行转账、邮局汇款均可)

    在代理方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准备材料

    由代理方的专业人员办理业务并成功获得证书

    以上就是关于2024年软件著作权登记流程是什么这方面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遇到一些比较棘手的法律问题,而您又有委托律师的想法,我们网站有许多律师可以给你提供服务。华律知识产权为您提供关于版权、商标、专利的相关知识,上华律知识产权给您的知产加把“锁”!

    相关法条

    《民法通则》

    第九十四条 【著作权】公民、法人享有著作权 (版权) ,依法有署名、发表、出版、获得报酬等权利。

  • 128人看过2024-01-21

    (一)预期违约。

    即在合同履行期限到来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的行为。

    (二)不履行。

    即完全不履行,指当事人根本未履行任何合同义务的违约情形。从不履行的原因看,既可能是当事人虽然能够履行但是拒绝履行,也可能是当事人不能履行债务。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或拒绝履行债务,债权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追究债务人的违约责任。

    (三)迟延履行。

    指合同履行期限届满而未履行债务。包括债务人迟延履行和债权人迟延履行。债务人迟延履行是指合同履行期限届满,或者在合同未定履行期限时,在债权人指定的合理期限届满,债务人未履行债务。债权人迟延履行表现为债权人对于债务人的履行应当接受而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即迟延接受履行。

    (四)不适当履行。

    即指虽有履行但履行质量不符合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的违约情形。包括瑕疵履行和加害给付两种情形。瑕疵履行是指一般所谓的履行质量不合格的违约情形。加害给付,是指债务人因交付的标的物的缺陷而造成他人的人身、财产损害的行为。

  • 133人看过2024-01-21
    (一)委托方提出的技术服务的项目的名称;

    (二)委托方提出的技术服务的内容及应达到的要求;

    (三)双方确定的培训计划、进度、期限、地点、方式;

    (四)委托方要求的师资水平、资历、要求;

    (五)委托方需要培训的人数,受托方要求委托方指定接受培训人员的技术能力、学历要求;

    (六)经协商确定的教员、学员的食、宿、交通、教材等费用及其他可能发生的费用标准的承担;

    (七)培训开展的必要物质条件(如教室、教具等)和双方应协作解决的事项;

    (八)学员水平验收考核的方法和标准(如实际操作、理论考试、现场答辩等);

    (九)委托方支付报酬的数额、时间、方式、地点等;

    (十)违约责任及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

    (十一)违约金、赔偿损失的计算方法及数额;

    (十二)争议解决的方法;

    (十三)其他约定。

  • 111人看过2024-01-21

    1、保管合同的变更,是指对已经合法成立的合同的内容进行修改和补充。如对保管合同中保管物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对履行期限的推迟或提前及其他权利义务条款的修改、补充、限制等。

    2、保管合同的解除,是指合同订立以后、尚未履行或尚未全部履行以前,合同双方当事人提前终止合同,从而使原合同设定的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归于消灭。合同是双方法律行为,因此合同的解除也应是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的结果。单方意思表示即可达到解除合同的效果,必须是基于法律的明确规定。合同的解除大多数是当事人基于双方协议而解除。

    3、保管合同变更后,被变更的内容即失去效力,当事人须按新的协议履行。合同解除以后,没有履行的部分就不再履行,合同不再有法律约束力。

    4、保管合同变更或解除后,有过错的一方应赔偿对方的损失。

    5、一般地说,当事人双方协商变更或解除合同,提出变更或解除合同的一方,对合同的变更或解除负有责任;所以他对因合同的变更或解除而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应当负赔偿责任。如果是由于一方违约致使合同的履行成为不必要,另一方因此而提出变更或解除合同时,违约方仍应赔偿由此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尽管变更或解除权属于对方。如果是因不可抗力等法定或约定的免责原因造成合同变更或解除的,当事人不承担违约责任。

  • 112人看过2024-01-21

    合同中的委托费用支付条款

    委托合同无论是否有偿,委托人都有义务向受托人提供为办理委托事务而支付的费用。因此,双方当事人应当就委托费用的多少,费用使用的合理范围、项目以及预付的时间、地点、方式等作出明确规定,并在合同中写明。

    支付费用的范围

    受托人在处理事务过程中往往需要花费一定的费用,无论委托合同是否有偿,委托人都有义务事先提供处理委托事务的费用和补偿受托人为处理委托事务所垫付的必要的费用。

    委托人预付费用的义务。由于委托合同的特点是受托人用委托人的费用处理委托事务,因此,受托人对于费用没有垫付的义务,预付费用可以说是委托人的义务。受托人处理委托事务,如委托律师向法院提起诉讼,就应当先预付诉讼费。因为费用是为了委托人的利益而需要支出的,它与合同约定的报酬不是一个概念。

  • 121人看过2024-01-21

    乘人之危迫使对方违背自己的真实意愿而订立的合同可以申请撤销,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是指当事人一方利用对方的危难处境或者紧迫需要,为牟取不正当利益,迫使对方违背自己的真实意愿而订立的合同。乘人之危的构成要件有:

    (1)一方当事人处于危难处境或者紧迫需要;

    (2)行为人有乘人之危的行为,使对方迫于无奈而与之订立了合同;

    (3)行为人具有主观上的故意;

    (4)受害人的意思表示对自己严重不利。

  • 113人看过2024-01-21
    (1)协商解决。协商是指合同纠纷发生后,由合同当事人就合同争议的问题进行磋商,双方都作出一定的让步,在彼此都认为可以接受的基础上达成和解协议的方式。

    (2)和解与调解。和解是指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因合同发生的争议。调解是指在第三人的主持下协调双方当事人的利益,使双方当事人在自愿的原则下解决争议的方式。和解、调解可以在诉讼外进行,也可以在诉讼中某个阶段进行。当事人不愿和解、调解或者和解、调解不成功的,可以根据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但和解与调解并非当事人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

    (3)仲裁。仲裁是指合同当事人根据仲裁协议将合同争议提交给仲裁机构并由仲裁机构作出裁决的方式。仲裁机构是依照法律规定成立的专门裁决合同争议的机构。仲裁机构作出的裁决具有法律约束力。仲裁机构不是司法机关,其裁决程序简便,处理争议较快。当事人发生合同纠纷,可以根据事先或者事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涉外合同的当事人不仅可以约定向中国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约定向国外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4)起诉。

    当事人可以通过和解或者调解解决合同争议。当事人不愿和解、调解或者和解、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中国仲裁机构或者其他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当事人没有订立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应当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仲裁裁决、调解书;拒不履行的,对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执行。

  • 108人看过2024-01-21
    协作义务是指当事人有帮助、配合对方当事人处理合同终了善后事宜的义务。比如非继续性合同解除后,合同权利义务关系溯及既往地消失,需要返还财产或恢复原状的,当事人应协助返还财产或恢复原状;合伙合同终止后,当事人间相互协助合伙财产的分割;销售商应对买受人介绍所销售物的使用、保养等方面的知识。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