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设立公司程序:
1、企业核名
递交《企业名称预先设立申请书》、法人证件信息、《企业登记设立申请书》和委托人证件办理信息等,递交至工商局申请核名。
2、提交公司注册资料
递交《企业名称准予设立通知书》、各股东出资比例、企业经营范围、公司章程、注册地址资料、法人身份证复印件相关资料至工商局申请。
3、领取营业执照
申请通过之后,当天即可以携带办理人的身份证件领取营业执照。
4、刻章
营业执照领取之后,去工商局指定的刻章机构刻公司章,包括:公章、财务章、法人章、合同章、发票章。
5、银行开设企业对公账户
需要携带企业营业执照、公司章、公司章程、法人证件和办理人身份证件。
6、税务局登记
领取营业执照30天内,需要办理银行开户,然后办理税务登记顺序,所以在办理银行开户的时候需要开一点以免影响后面的税务登记,而且税务登记必须要在营业执照领取之后的30天内办理税务登记,企业核定税种,领取企业发票。
1、企业集团的母公司注册资本在5000万元人民币以上,并至少拥有5家控股子公司;
2、母公司与其子公司的注册资本总和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
3、集团成员单位均具有法人资格。
二、省级集团公司成立条件:
1、母公司的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以上;
2、有三个子公司(即控股企业);
3、母公司的注册资本与三个子公司的注册资本之和为6000万元以上。
三、市级集团公司成立条件:
1、母公司的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以上;
2、有三个子公司(即控股企业);
3、母公司的注册资本与三个子公司的注册资本之和为2000万元以上。
四、集团应具备条件:
1、企业集团的母公司(核心企业)注册资本在5000万元人民币以上,并至少拥有5家子公司;
2、母公司(核心企业)和其子公司的注册资本总和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
3、企业集团的母公司(核心企业)应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全民所有制企业可以作为核心企业组建企业集团,但注册资金应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
4、集团成员单位均具有法人资格。
受理审核时限:申请办理集团设立、变更、注销登记和备案,凡文件、证件齐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受理后5-15个工作日完成核准或核驳手续。
1、企业核名
递交《企业名称预先设立申请书》、法人证件信息、《企业登记设立申请书》和委托人证件办理信息等,递交至工商局申请核名。
2、提交公司注册资料
递交《企业名称准予设立通知书》、各股东出资比例、企业经营范围、公司章程、注册地址资料、法人身份证复印件相关资料至工商局申请。
3、领取营业执照
申请通过之后,当天即可以携带办理人的身份证件领取营业执照。
4、刻章
营业执照领取之后,去工商局指定的刻章机构刻公司章,包括:公章、财务章、法人章、合同章、发票章。
5、银行开设企业对公账户
需要携带企业营业执照、公司章、公司章程、法人证件和办理人身份证件。
6、税务局登记
领取营业执照30天内,需要办理银行开户,然后办理税务登记顺序,所以在办理银行开户的时候需要开一点以免影响后面的税务登记,而且税务登记必须要在营业执照领取之后的30天内办理税务登记,企业核定税种,领取企业发票。
企业托管经营的概念及特征是什么
企业托管经营是企业产权资本经营的一种主要形式。它是指企业的资产所有者,将企业法人财产权的整体或部分以契约的形式,在一定的条件下、一定的时期内让渡出来,委托给其他的企业法人或自然人进行管理并从事经营,从而形成委托方(资产所有者)、受托方(托管经营者)、被委托方(企业资产及存在于企业或资产中的生产工作者)之间的相互利益的驱动制约关系,实现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其行为表现形式是通过“外在于”企业的经营者把有效的经营机制、科学的管理手段、先进的管理方法、一定的流动资金以及诸如科研成果、优质品牌、企业商誉等无形资产引入企业,对企业实行有偿的管理和经营。
企业托管经营概念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不改变所有者对资产拥有的所有权,而只是包括经营权在内的法人财产权让渡给受托经营者,由受托经营者以产权资本从事经营管理;二是以契约的形式确定了委托者、受托者和被托者三者之间在一定的期间内的利益和法律关系;三是受托者通过通过其经营力的投入,实现以产权资本增值为目标的有偿经营。因此,企业托管经营的实质是企业的资产所有权包括经营权在内的法人财产权分离,通过托管经营把企业置身于市场经济洪流中,通过市场对企业的各种经济及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提高企业产权资本经营的效益。
企业托管经营在表现形式上有如下四个主要特征:
第一、建立了新型的、较为科学合理的三者关系,明确了作为资产表现形式的产权所有者、企业经营管理者及生产工作者之间的责权利益。即:投资者对企业产权拥有其资产的所有权,其中国家作为国有企业资产的投资者拥有其资产的所有权,进而对资本享有收益权,对企业的管理具有宏观控制和具体服务职能;托管经营者对企业产权的投资者,只承担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和上缴利税的任务,并对企业的经营管理风险承担有限责任;经营管理者及生产工作者是受雇于企业的员工,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及生产工作任务负责,并接受必要的监督和管理。
第二、建立了新型的分配关系。在企业托管经营中企业或企业资产是这种新型分配关系的载体。资产所有者以资产或以资产投入形成的企业受益权获取投资回报;托管经营者以经营力的投入并以承担被托企业或资产的经营管理风险及实施经营管理职能获取投资回报;经营者个人及生产工作者以自身劳动力的投入或出卖获取回报。其中经营管理者个人的收入可采用年薪制的分配方式、以佣金的形式从企业利益中支付,与经营管理者创造的经营效益及对企业的贡献挂钩。这种新型的分配关系,使各方的责任和利益均建立在企业或资产这个载体上,权、责、利明晰。
尊敬的新老客户:
为适应公司快速发展及经营管理需要,经X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准登记,我公司名称由XXX中心更名为XXX有限公司。
XXX有限公司更名后,业务和法律主体关系不变,原资产、负债、资质等保持不变,已签订的合同继续有效,原有的业务关系和服务承诺保持不变。自即日起,XX所有对内及对外文件、资料、银行账户信息(原有账号不变,仅更新公司名称)、发票等全部使用新公司名称。
XXX非常感激各位合作伙伴多年来对我司的关注和支持,也非常重视与客户的良好合作关系,因公司名称变更给您带来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和您保持愉快的合作关系,努力以最优质的服务来回报合作伙伴的厚爱。
敬祝
商祺!
XXX有限公司
时间
(一)企业申请资料:
1、商标图样(黑色或彩色)
2、营业执照副本扫描件;
3、联系人、电话、收件地址、邮编;
4、选择好的产品/类别和服务项目。
(二)个人申请资料:
个人名义普通商标申请注册需提供:
1、商标图样(黑色或彩色)
2、个体户营业执照副本扫描件;
3、个人身份证正反面扫描件;
4、联系人、电话、收件地址、邮编。
一、作为原创的直接证据
创业过程中,最怕的就是自己的好点子被别人抄袭。自己辛辛苦苦打造的品牌、吸取了无数经验错误才打磨出来的模式架构,却被不劳而获的人顺手一抄,不费吹灰之力就窃取了成功,牙都恨得咬碎了。而且,由于国内整体对的意识不强,经常能看到双方因是否抄袭的问题,在媒体上隔空对峙的情况。
如果先进行了专利申请、版权登记和商标注册,那么无论是在法庭上还是在媒体上都能拿出直接证据证明自己的原创性,无疑是非常有利于维护自己的权益和口碑的。尤其是,在我国2024年修改之后,软件的操作界面也能申请为专利,对创业者来说不啻于一个好消息。
二、作为“靠谱”的标志,吸引投资
当投资人投资一个产品的时候,肯定是不希望这个产品最后被人轻易被人模仿抄袭的。投资打了水漂不说,对他自己的声誉也有损害。投资人审阅一个创业项目的时候,如果能看到这个团队申请了专利或者进行了版权登记、商标注册,他一定会认同这个团队的风险意识和对于自己核心价值的保护。只要创业的点子正确,投资人很难拒绝这样“靠谱”的团队。
三、向公众展示自己的正能量
不得不说,现在的创业,如何进行宣传已经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有时候甚至高过了产品自身的功能。即便是一个一般的产品,在引爆了社交媒体之后,也能获得不少的用户数量。虽然现在存在“撕逼营销”“负面营销”等一系列匪夷所思营销方式,公众还是倾向于相信拥有正能量的创业团队的,比如从草根奋斗出来的团队。进行版权登记、商标注册和专利申请,把自己对于知识产权的尊重展示给公众,能增加公众的好感度,吸引更多用户。
四、防止创业点子被窃取
魅族的老总黄章曾经公开指责雷军:他先有了做智能手机的想法,希望雷军投资参与。雷军让他把具体的方案发过去,但却放弃了投资。接下来,雷军自己创办了“小米”,黄章发现他们做的就是自己当初的方案。
这种情况虽不多见,但也不得不提防。在和投资人谈判的时候,除了保密协议,把创业方案的关键点(比如功能、界面)申请为专利也是另一选择。这样,即便把具体的方案交给投资人,也不用担心他们会把它窃走了。
五、专利和版权本身就是财产
很多创业团队不申请专利的理由是:申请专利需要的大约3万元在创业初期是一笔很大的资金。实际上,在成熟的企业中,专利和版权本身就被视为财产,授权给其他企业能获得授权费用,也可以和其他企业交换专利使用权,省下自己的专利开销。当初不断亏损的摩托罗拉和诺基亚手机部门,出售时的价格仍然高于本身的股价,吸引买主的就是他们庞大的专利体系。如果前期不舍得这份支出,被人抢注的时候可真是欲哭无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