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132人看过2024-01-30
    提出解除合同不属于要约。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而提出解除合同并不是希望和他人签订合同,所以提出解除合同不属于要约。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要约应当具备的下列条件:一是要约内容具体确定;二是其要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 132人看过2024-01-30

    根据法律规定,委托拍卖合同应当载明以下事项:

    (一)委托人、拍卖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

    (二)拍卖标的的名称、规格、数量、质量;

    (三)委托人提出的保留价;

    (四)拍卖的时间、地点;

    (五)拍卖标的交付或者转移的时间、方式;

    (六)佣金及其支付的方式、期限;

    (七)价款的支付方式、期限;

    (八)违约责任。

  • 102人看过2024-01-30
    股东权益的内容有:

    股东权益的主要内容包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代表了股东对企业的所有权,反映了股东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

    1、股本:即按照面值计算的股本金。

    2、资本公积:包括股票发行溢价、法定财产重估增值、接受捐赠资产价值。

    3、盈余公积:分为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

    4、未分配利润:指公司留待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或待分配利润。

    股东权益比率是股东权益对总资产的比率。股东权益比率应当适中。如果权益比率过小,表明企业过度负债,容易削弱公司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而权益比率过大,意味着企业没有积极地利用财务杠杆作用来扩大经营规模。

  • 102人看过2024-01-30

    公司解散的情形有哪几种

    1、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

    2、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解散。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解散公司的,可以由董事会制订公司解散公司的方案,由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作出决议。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会议作出公司解散的决议,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作出解散公司的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3、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为吸收合并,被吸收的公司解散。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为新设合并,合并各方解散。解散分立是指一个公司分解为两个以上公司,本公司解散,并设立两个以上新的公司。

    4、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吊销营业执照,是指剥夺公司已经取得的营业执照,使其丧失继续从事生产或者经营的资格。责令关闭,是指公司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被行政机关做出了停止生产或者经营的处罚决定。公司被撤销,是指由行政机关撤销有瑕疵的公司登记。

  • 143人看过2024-01-30

    定作人应履行下列义务:

    一、定作人应协助承揽人完成工和任务。

    二、定作人应向承揽人提供材料、技术资料,协助承揽人作好前期完成工作任务的准备工作。

    三、按期支付报酬的义务。定作人应按合同约定的时间支付工作报酬,如果定作人不按合同约定时间支付工作报酬,承揽人可以滞留工作成果,并要求支付延迟交付的保管费和承担由此产生的毁损、灭失的风险。

    四、定作人应按合同约定的时间交付工作成果、技术资料。

  • 129人看过2024-01-30

    1、主体合格,即订立合同的当事人双方都必须具有订立合同的资格。

    2、意思表示真实,在正常的情况下,行为人的意志总是与其外在表现相符的。但是,由于某些主观上或客观上的原因,也可能发生两者不相符的情形。例如,当事人一方故意捏造假情况或隐瞒、掩盖真相,这就会使另一方当事人形成错误认识而订立合同;又如,一方当事人利用另一方的某种急迫要求而进行要挟或采用其他方法强迫其接受某些极不合理的条件而订立的合同,等等。上述情况下所订立的合同,都是意思表示不真实,因而不受法律保护。

    3、内容合法,形式合乎要求。

  • 102人看过2024-01-30

    并购中的风险有:

    1、并购动机不明确而产生的风险;

    2、盲目自信夸大自我并购能力而产生的风险;

    3、信息不对称风险;

    4、资金财务风险;

    5、企业并购后整合过程中的不协同风险;

    6、管理风险、规模经济风险、企业文化风险以及经营风险。

  • 101人看过2024-01-30
    1、工商网站上注册用户名,网上申请企业名称。2、企业名称通过后,在新设立里填写开业材料。3、开业材料网上审核通过,去工商大厅交上对应纸质材料,验证投资人信息。4、正常情况下,5个工作日后去工商取营业执照正副本。5、安排刻章、银行开户、核税等事项。
  • 131人看过2024-01-30

    提存货物灭失的责任应当按不同的情况分析:

    1、提存后,货物灭失的风险归债权人承担。

    2、提存期间,提存物毁损灭火的风险由债权人承担。法律规定,提存费用由债权人负担,债权人领取提存物的权利,自提存之日起五年内不行使而消灭,提存物扣除提存费用后归国家所有。

  • 103人看过2024-01-30

    企业转让股权收益的确认,应采用与转让其他资产相一致的原则,即,以被转让的股权的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实质上已经转移给购买方,并且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为标志。在会计实务中,只有当保护相关各方权益的所有条件均能满足时,才能确认股权转让收益。

    这些条件包括:出售协议已获股东大会(或股东会)批准通过;与购买方已办理必要的财产交接手续;已取得购买价款的大部分(一般应超过50%);企业已不能再从所持的股权中获得利益和承担风险等。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有关股权转让需要经过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则股权转让收益只有在满足上述条件并且取得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时才能确认。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