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 202人看过2024-01-01
    1、起诉,即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
    2、立案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条件,裁定不予受理。
    如果对裁定驳回起诉不服,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受理后,法院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15日内进行答辩,通知当事人进行相应的证据交换,可根据当事人申请,做出财产保全裁定,并立即开始执行。
    3、排期开庭
    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进行公告。
    4、开庭审理
    5、宣判
  • 132人看过2024-01-01
    不发生效力的承诺是:

    1、承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

    2、超出承诺期限发出承诺;

    任何有效的承诺,都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向要约人作出;

    2、承诺必须在要约的有效期限内到达要约人;

    3、承诺的内容必须与要约的内容一致;

    4、承诺必须表明受要约人决定与要约人订立合同;

    5、承诺的方式必须符合要约的要求。

  • 185人看过2024-01-01
    一、法人已注销登记股东可以退出,股东的退出方式有:
    1、股权转让。
    2、公司减资。
    3、要求公司回购。
    4、解散公司。
    5、破产清算退出。
    二、公司股东退出方式包括股权转让、公司减资、要求公司回购、解散公司、破产清算等。不同的方式有不同的特点。
  • 143人看过2024-01-01

    承诺撤回是指承诺人在承诺发出之后,承诺生效之前,通知要约人收回承诺,以消灭承诺的行为。承诺一般情况下是可以进行撤回,但是不可以撤销的,如果承诺撤销的话那么就已经违反了相关的法律规定,承诺如果需要收回的话,那么必须在生效之前。

    承诺不能撤回的情形主要有:

    (1)超过了承诺期限发生的承诺,该承诺一般被视为新要约;

    (2)承诺已经到达要约人的;

    (3)采用口头形式的承诺,因为一般该承诺作出后,会即时到达要约人。

  • 144人看过2024-01-01
    股东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处罚是: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对造成的损失进行相应的赔偿。股东侵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顾名思义就是股东滥用股东权利或公司独立法人的地位损害了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在实务中,常见的是股东恶意掏空/转移公司财产、股东不依法进行清算、股东在清算程序中不配合清算三种情形。此时,对于债权人而言,即可以“揭开公司面纱”,直接要求股东来就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 206人看过2024-01-01

    一般情况下,公司注销后,股东对原公司债务不承担责任。有限公司的独立法人主体就像一层面纱将公司与股东的责任分开,即使公司财产不够偿还公司的债务,公司股东也不受公司债权人的追索。公司经合法注销程序以后,丧失法人主体资格,公司和股东对公司以前的债务均无需承担责任。

    但是根据《公司法》第20条规定,如果“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也就是说,股东在公司被注销后在特定条件下存在承担股东责任的情况。

  • 151人看过2024-01-01

    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因此公司法定代表人首先要承担作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责任。企业法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法人承担责任外,对法定代表人可以给予行政处分、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超出登记机关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从事非法经营的;

    2、向登记机关、税务机关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

    3、抽逃资金、隐匿财产逃避债务的;

    4、解散、被撤销、被宣告破产后,擅自处理财产的;

    5、变更、终止时不及时申请办理登记和公告,使利害关系人遭受重大损失的;

    6、从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动,损害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

  • 254人看过2024-01-01

    1、是以认缴出资额承担公司债务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

    公司应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2、由于《公司法》规定公司的资本须一次发行,但可以在法定期间内分期缴纳,使得公司股东的实缴出资额与认缴出资额有时会不一致。在不一致的情况下,公司股东对会司承担责任范围应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而不是以实缴的出资额为限。公司应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 264人看过2024-01-01
    1、注册的资本性质上的不同
    认缴出资额是指企业的法定注册的资本,注册的资本是企业根据企业章程规定应缴的注册金。
    认缴出资额是指企业的法定注册的资本,注册的资本是企业根据企业章程规定应缴的注册金。
    2、出资额构成不同
    认缴出资额由实缴出资额应缴出资两个部分组成
    认缴出资额应该在公司章程里明确记载,实缴出资额每年工商登记会变更但不会显示在公司章程。
    3、办理工商手续的程序不同
    在办理工商登记手续时,工商部门只登记公司认缴的注册的资本总额,无须登记实收资本,不再收取验资证明文件。公司的注册的资本为在工商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
    4、概念不同
    认缴出资是公司股愿意缴纳的部分,不一定要全部缴纳,且认缴出资由股东会议通过写入公司章程,而实缴出资是实际缴纳的部分;
    认缴出资额不需要一次性缴纳全部出资额。实缴出资额需要一次缴纳全部的出资。我国公司设立登记规定为认缴出资额。
  • 154人看过2024-01-01

    公司债权人和公司股东是两种性质不同、权利义务有别、法律地位迥异的利益主体。公司股东是公司的所有人,具有所有者的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公司在经营过程中的全部资产有两个来源,一是自有资金,即所有者权益;二是借入资金,即债权人权益。

    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都是公司资金来源的途径,它们都是公司资金的所有者,目的都是希望能够从与公司的交易中获得收益。

    公司债权人则被公司法看作是契约法上的一种请求权人,他们除了依据与公司的契约上所规定的权利之外,对于公司的事务不得享有更多的权利。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