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胜任工作解除劳动合同能否获得经济补偿
1、用人单位以不能胜任工作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应该支付经济补偿金。标准为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如果未提前30天书面通知,还应该多支付1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
2、用人单位以劳动者无法胜任工资为由与劳动者解除,需要先给劳动者调整岗位或进行培训,调整岗位或培训后仍然无法胜任工作的,才可以提出解除。
3、用人单位直接以劳动者无法胜任工作为由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属于违法解除,劳动者可以要求支付赔偿金,标准为2倍的经济补偿金,工作1年支付2个月工资。
用人单位的做法是违法的,安排加班应当征得劳动者的同意,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你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
一般情况下劳动者可以拒绝加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要求,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但是每日不能超过三小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公司没有带薪年假怎么索赔
对职工应休未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劳动法提倡用人单位不能仅仅为了处罚职工就订立规章制度,而应当依据劳动法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劳动者如有一般性违纪情况,应主要通过批评教育等来解决。如职工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解除其劳动合同。
员工工作时出现过错,公司想要处罚员工的,可以采取以下办法:
1、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员工未完成劳动定额或承包任务,公司可以发放最低工资。
2、在员工手册、规章制度中明确违纪处罚规定,并经公司员工同意。
虽然按规定公司没有罚款的权利,但是可以在员工手册或是规章制度中规定,一旦员工出现违纪情况,可以向员工说明违纪及处罚情况。不过,这些处罚规定必须向员工们公示,并经员工同意,否则对员工无效。
3、以奖代惩,跟员工约定奖金的获得规则,比如“全勤奖”。
最后,若是公司对犯有过错的员工任意罚款,即未按以上形式,未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罚款,或者制定员工手册、公司规章不合法,那么员工被罚款后,可以去申请劳动仲裁处理。
一、花费的金钱成本
很多人会觉得,员工离职之后就不用对这个员工发工资了。所以在一段时间以内这还会为公司省下一大笔钱,如果你这样说就大错特错了。当一个员工走后,你再去招聘新员工是需要花费很大的代价的。作为人事来讲,人事要发招聘信息、去参加招聘面试、去进行能力素质测试、进行入职后的培训考核、房屋安置等都需要相关的费用支出。所以有的时候如果仔细去算之后你就会发现一个员工离职对公司造成的损失是相当巨大的。特别是当一些高新技术人才流失的时候,对公司造成的损失就更大。
二、花费的时间成本
我们知道员工离职时,在试用期的这段时间是三天,转正以后离职的时间是一个月。但是作为公司而言,能够在这么短时间内招到合适的员工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同时员工离职以后,寻找新的员工进入公司以后并不能马上为公司创造价值,新进来的员工还要不断的进行培训学习。他们对公司业务的了解和熟悉也需要一段时间,当这个人真正的能够为公司创造价值的时候,估计这又是两个月或三个月以后的事情了。
三、公司发展成本
对一个公司而言,公司培养一名员工确实不容易。员工在经历很多的项目实战后才能总结出相关的项目经验,才能够真正的提升自己的能力,他的绩效和用户满意度才能够很大程度的提高。
一、事业单位主动离职申请流程是什么
1、符合条件的事业单位员工,辞职必须按人事管理权限,向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
2、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从收到辞职申请起,除规定的情况外,应在三个月内,予以办理辞职手续并发给辞职证明书。
3、与所在单位订有聘用合同的人员,其辞职按聘用合同的规定办理。聘用合同没有明确规定的,在三个月内,予以办理辞职手续并发给辞职证明书。
4、下列情况之一的人员,其辞职必须经过批准。
(一)国家和省、市(地区)重点科研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和业务骨干,辞职后对工作可能造成损失的;
(二)在边远地区工作的;
(三)从事特殊行业、特殊工种的;
(四)在规定的保密期内的;
(五)经司法或行政机关决定或批准,正在接受审查、尚未结案的;
(六)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它情况。
5、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与辞职申请人之间发生争议时,可向当地政府人事部门人才流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调解或仲裁。
6、辞职人员的人事档案,有关单位应按国家关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规定,进行移交、接转和管理。
二、事业单位可以辞退当事人的情形。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规定了可以解除聘用合同的五种情形:
1、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连续旷工超过15个工作日,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年内累计旷工超过30个工作日的,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3、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不合格且不同意调整工作岗位,事业单位提前30日书面通知,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4、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事业单位提前30日书面通知,可以解除聘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