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100人看过2024-01-17

    《劳动合同法》中规定:

    一、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二、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三、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四、《劳动合同法》中规定,用人单位按照其他相关规定解除劳动关系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法》中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100人看过2024-01-17

    《劳动合同法》中规定:

    一、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二、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三、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四、《劳动合同法》中规定,用人单位按照其他相关规定解除劳动关系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法》中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100人看过2024-01-17

    有。

    企业辞退员工,根据辞退的原因不同相应的补偿也不同。具体说明:

    一、无故辞退员工,单位需要支付双倍的经济性补偿。

    二、合同到期辞退员工,单位需要支付经济性补偿。

    三、单位经济性裁员,辞退员工需要支付经济性补偿。

    四、员工严重违反公司纪律,单位不需要支付补偿。

    五、在试用期被单位以不符合录用条件辞退,单位是不需要支付经济性补偿的。

  • 100人看过2024-01-17

    企业辞退员工,根据辞退的原因不同相应的补偿也不同。具体说明:

    一、无故辞退员工,单位需要支付双倍的经济性补偿。

    二、合同到期辞退员工,单位需要支付经济性补偿。

    三、单位经济性裁员,辞退员工需要支付经济性补偿。

    四、员工严重违反公司纪律,单位不需要支付补偿。

    五、在试用期被单位以不符合录用条件辞退,单位是不需要支付经济性补偿的。

  • 100人看过2024-01-17

    企业辞退员工,根据辞退的原因不同相应的补偿也不同。具体说明:

    一、无故辞退员工,单位需要支付双倍的经济性补偿。

    二、合同到期辞退员工,单位需要支付经济性补偿。

    三、单位经济性裁员,辞退员工需要支付经济性补偿。

    四、员工严重违反公司纪律,单位不需要支付补偿。

    五、在试用期被单位以不符合录用条件辞退,单位是不需要支付经济性补偿的。

  • 100人看过2024-01-17

    如何做到正确辞退员工,主要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试用期内不得随意辞退员工。

    要正确辞退试用期内的员工,必须把握“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原则。用人单位首先要证明单位是否有“录用条件”,同时还得证明该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不知何为录用条件,或无法证明该录用条件就贸然辞退试用期内的员工,是用人单位在实践中的典型错误做法。维权意识强的员工有权要求恢复劳动关系,此时公司往往在管理上会陷入更加难堪的境地。

    二、辞退有过错的员工应有事实依据和制度依据。

    对于违纪的员工,用人单位并非可以一概辞退。劳动法规定必须是严重违纪的员工,用人单位方可辞退。因此,何谓严重违纪,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就至关重要了。单位在员工手册或者规章制度中最好对严重违纪的情形要有明确规定,并且注意保留员工严重违纪的事实依据。员工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单位也可随时辞退,但同样要注意举证尤其是对何谓“重大损害”的举证问题(最好还是有制度依据,在员工手册或者规章制度中对重大损害的标准作明确规定)。此外,员工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单位也可以随时辞退。

    三、辞退无过错的员工要提前通知和支付经济补偿金。辞退无过错的员工仅限于以下情形: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辞退无过错的员工要提前30天书面通知员工本人,并根据其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

    四、经济性裁员必须符合法定条件并履行法定程序。

  • 100人看过2024-01-17

    如何做到正确辞退员工,主要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试用期内不得随意辞退员工。

    要正确辞退试用期内的员工,必须把握“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原则。用人单位首先要证明单位是否有“录用条件”,同时还得证明该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不知何为录用条件,或无法证明该录用条件就贸然辞退试用期内的员工,是用人单位在实践中的典型错误做法。维权意识强的员工有权要求恢复劳动关系,此时公司往往在管理上会陷入更加难堪的境地。

    二、辞退有过错的员工应有事实依据和制度依据。

    对于违纪的员工,用人单位并非可以一概辞退。劳动法规定必须是严重违纪的员工,用人单位方可辞退。因此,何谓严重违纪,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就至关重要了。单位在员工手册或者规章制度中最好对严重违纪的情形要有明确规定,并且注意保留员工严重违纪的事实依据。员工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单位也可随时辞退,但同样要注意举证尤其是对何谓“重大损害”的举证问题(最好还是有制度依据,在员工手册或者规章制度中对重大损害的标准作明确规定)。此外,员工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单位也可以随时辞退。

    三、辞退无过错的员工要提前通知和支付经济补偿金。辞退无过错的员工仅限于以下情形: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辞退无过错的员工要提前30天书面通知员工本人,并根据其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

    四、经济性裁员必须符合法定条件并履行法定程序。

  • 100人看过2024-01-17

    如何做到正确辞退员工,主要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试用期内不得随意辞退员工。

    要正确辞退试用期内的员工,必须把握“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原则。用人单位首先要证明单位是否有“录用条件”,同时还得证明该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不知何为录用条件,或无法证明该录用条件就贸然辞退试用期内的员工,是用人单位在实践中的典型错误做法。维权意识强的员工有权要求恢复劳动关系,此时公司往往在管理上会陷入更加难堪的境地。

    二、辞退有过错的员工应有事实依据和制度依据。

    对于违纪的员工,用人单位并非可以一概辞退。劳动法规定必须是严重违纪的员工,用人单位方可辞退。因此,何谓严重违纪,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就至关重要了。单位在员工手册或者规章制度中最好对严重违纪的情形要有明确规定,并且注意保留员工严重违纪的事实依据。员工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单位也可随时辞退,但同样要注意举证尤其是对何谓“重大损害”的举证问题(最好还是有制度依据,在员工手册或者规章制度中对重大损害的标准作明确规定)。此外,员工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单位也可以随时辞退。

    三、辞退无过错的员工要提前通知和支付经济补偿金。辞退无过错的员工仅限于以下情形: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辞退无过错的员工要提前30天书面通知员工本人,并根据其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

    四、经济性裁员必须符合法定条件并履行法定程序。

  • 100人看过2024-01-17

    一、经济补偿金。

    企业违法辞退员工,要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规定,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二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工资的赔偿金。

    二、代通知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应当提前三十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因此,如果公司存在非法辞退的行为,而又没有提前三十天通知,劳动者一方还可以向公司主张1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 100人看过2024-01-17

    一、经济补偿金。

    企业违法辞退员工,要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规定,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二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工资的赔偿金。

    二、代通知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应当提前三十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因此,如果公司存在非法辞退的行为,而又没有提前三十天通知,劳动者一方还可以向公司主张1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