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109人看过2024-01-15

    不能

    1.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公司是不能因劳动者个人债务问题而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个人债务由劳动者自己解决。

    2.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因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 142人看过2024-01-15
    个人和单位缴纳社保的比例为:
    1.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纳20%,个人缴纳8%;
    2.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单位缴纳9%,个人缴纳2%;
    3.失业保险:单位缴纳1.5%,个人缴纳0.5%;
    4.工伤保险:单位缴纳1%,个人无需缴纳;
    5.生育保险:单位缴纳1%,个人无需缴纳。
  • 112人看过2024-01-15

    1、交费比例不同,有单位的,单位交12%,个人交8%,总共20%,个人名义自己交的,交费比例是20%,优惠了12%。

    2、自己交的,到退休年龄带上身份证、户口簿、养老保险手册去户口所属区的劳动局办理退休。

    养老金跟退休前1年当地社平工资、交费基数、交费时间有关,并且跟基数和时间成正比关系,多交多得。只要退休时间一样、交费基数一样、交费时间一样,养老金一样多,计算方法是一样的。

    3、社保都是分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的

    有单位的,单位交的部分进入统筹账户,个人交的进入个人账户。自己交的,总交费的40%进入个人账户,其余60%进入统筹账户,相当于承担了部分单位的交费。


  • 106人看过2024-01-15

    1.高管离职有的要签竞业限制,但没有法律规定高管离职必须要签订竞业限制协议。

    2.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二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可以与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它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保密事项,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不得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竞业限制区域、期限、经济补偿和违约金数额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约定,但禁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两年。

  • 107人看过2024-01-15
    盖章生效的劳动合同是需要给员工一份的。劳动合同自双方均签字盖章后生效,而生效的劳动合同应当由双方各执一份,否则劳动行政部门会依法责令单位改正;给员工造成损失的,单位要依法赔偿。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 111人看过2024-01-15

    1.分公司关门解散,意味着公司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终止,但是公司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2.在一般情况下,当公司解散时,终止劳动合同应当履行以下程序手续:成立清算组织,与劳动者签订终止劳动关系合同书,向劳动者支付欠付的工资、加班费,经济补偿金等待遇。在出现公司资不抵债等破产事由时,情况更为复杂,需要依据公司法、破产法的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 103人看过2024-01-15
    非正式员工自身原因死亡不算是工伤。因自身疾病或者其他意外情况死亡的可能被确认为工伤,但是非正式员工与公司之间属于雇佣关系,因工死亡应按人身伤害赔偿。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 106人看过2024-01-15

    女职工怀孕流产的(含人工流产),其所在单位应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按下列规定给予产假:

    三个月以下的,产假15天;三个月以上(含三个月)至四个月的,产假30天;四个月以上(含四个月)至七个月的,产假四十二天;七个月以上(含七个月)的,按正常产假处理。

  • 115人看过2024-01-15

    1.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2.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 105人看过2024-01-15
    可以延长,但每天平均不超过4小时,每周累积不超过24小时,否则,将构成全日制用工关系,若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将产生二倍工资。非全日制用工单位合法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应当支付加班费,同时,应保证劳动者每周休息1天,不得每周连续工作7天。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