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8人看过2024-01-18
1,劳动功能障碍程度等级鉴定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三个档次,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一至四级为全部丧失劳动能力,五到六级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七至十级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2,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等级鉴定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劳动能力鉴定标准是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的。
-
218人看过2024-01-18
工伤鉴定的内容包括:劳动能力鉴定, 停工留薪期鉴定确认,护理等级鉴定,伤残 辅助器具配置鉴定等。广义的工伤鉴定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和致残等级鉴定。窄义的工伤鉴定指致残等级鉴定。通常情况下,我国的劳动能力鉴定工作只负责因工伤或因病而导致的劳动能力鉴定问题。残等级鉴定也称工伤评残,是劳动鉴定委员会在劳动能力鉴定技术小组认为工伤职工丧失劳动能力,需要评残的基础上,依据《职工工伤和 职业病 致残程度鉴定》,对因工负伤或患职业病的职工伤残后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和依赖护理的程度作出的判别和评定。.
-
200人看过2024-01-18
能。即使是试用期内的员工,尚不属于用人单位的正式员工,但用人单位与其建立了劳动关系的。自然在此期间要是因为工作原因死亡,那也是可以被认定为工伤事故。工作场所内因意外死亡的,属于工伤。用人单位或劳动者家属可以申请工伤认定,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亡待遇。
-
127人看过2024-01-18
单位应30日内申请,在职工发生事故受到工伤,或者被鉴定为职业病时,所在单位应当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用人单位或个人申请工伤认定超过上述期限,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不再受理。
-
1689人看过2024-01-18
1、在法律意义上,没有临时工这个特殊界定,所有和用工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都是劳动工,双方必须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明确工资待遇、工作年限等。
2、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在法律意义上,已经没有“正式工”和“临时工”的区别。
3、第十条明确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
142人看过2024-01-18
用人单位需要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此外,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可以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并且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
201人看过2024-01-18
不认可工资支付表的,员工需提供反证。只要用人单位有完善的管理程序,《工资表》均有员工签字,工作时间与工资标准不存在矛盾,法院一般会采信《工资表》上记载的内容。员工如果想推翻《工资表》,必须依法予以举证证明。
-
162人看过2024-01-18
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由于周末属于休息日加班,因此,加班工资按200%计算。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
-
121人看过2024-01-18
只有在两种情形下,用人单位可以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一是在培训服务期约定中约定违约金。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二是在竞业限制约定中约定违约金。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
-
140人看过2024-01-18
(一)劳动合同必备条款:
1.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2.劳动者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3.劳动合同期限。
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5.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1)工作时间。(2)休息、休假。
6.劳动报酬。
(1)劳动报酬与支付。(2)最低工资制度。
7.社会保险。
8.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9.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二)劳动合同约定条款
除劳动合同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还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服务期、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