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拒签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劳动合同履行期间,公司单方面解除合同,补偿方式因解除合同原因而异。
具体如下:
一、劳动者严重违法违纪,公司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解除合同,没有补偿。
二、公司按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规定解除合同,公司应当按照劳动者本单位工作年限每年支付一个月本人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其中,按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合同,还应提前30天书面通知或者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代通知金。
三、公司单方面解除合同不符合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四十条、四十一条规定,属于违法解除合同,应当按经济补偿金的二倍支付赔偿金(本单位工作年限每年两个月本人工资)。
注意事项一、假如是个人跟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务合同,比如双方的名称,详细信息;合同约定期限;工作地点,所在岗位、工作任务,标准,职责(这些应该在岗位说明书体现)。
注意事项二、具体约定的工资标准,发放形式是计件,计时,还是按月,以及发放时间等。尤其是在工资待遇方面避免口头约定,最好在合同当中约定清楚,是发现金还是打卡。
注意事项三、虽然签订劳务合同后,企业无需给劳动者缴纳五险一金,但出了问题后,企业还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建议在签订劳务合同的同时,给员工办一份商业保险最为妥当了。
注意事项四、即使是劳务合同,也要做到合理合法。比如有的合同中写道“因工负伤,费用处理,责任自担”,这些属于敏感词汇,有逃避责任的嫌疑,不要有。既然双方约定共同完成某些项目的任务或工作,就要本着双赢的态度,愉快的合作。
法定节假日加班补休有何规定
按照起实施的劳动法规定,是否用人单位安排员工加班必须支付加班费,而不能以调休或补休形式代替。
法定节假日加班补休有何规定
《劳动合同法》没有这方面的规定,《劳动合同法》与《劳动法》特别法与一般法的关系,在不同规定的时候优先使用特别法,在特别法没有规定的时候适用一般法的规定。《劳动法》规定: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由此可见,休息日加班后,企业可以首先安排补休,在无法安排补休时,才支付不低于工资200%的加班费。
双休日加班后,是安排补休还是支付加班费,决定权在企业,职工没有选择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只有平时晚上的加班和国定假日的加班,用人单位必须支付加班工资。国庆总共休息7天,但从目前国家的规定看,只有10月1日、2日、3日是国定假日,其余4天是把前后的双休日调换来的。所以1~3日的加班是法定节假日的加班,必须支付加班费(按300%计算),其它4天,是双休日加班,由企业决定安排补休还是给加班费。
1、员工被公司辞退的,经济补偿金计算标准如下,如果是违法辞退的,按2倍的标准进行计算:
(1)经济补偿金按员工在该公司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向员工支付一个月工资。
(2)员工工作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要按一年的标准计算;
(3)员工工作不满六个月的,向员工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4)经济补偿金计算按员工应得工资,按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平均工资计算。
(5)员工月工资高于公司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要按员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经济补偿金。
(6)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相关法律知识
《劳动合同法》
第七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1、劳动合同到期,用人单位提出不续签的,应该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
2、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3、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