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120人看过2024-01-31
    强迫加班的法律责任是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以罚款。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应当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并且需要依法支付加班费。
  • 107人看过2024-01-31
    普通合同如果没有约定续签那么到期不续签不需要赔偿。合同到期了表示合同终止,双方权利义务终结以及订立合同的双方可不再履行相关义务,该合同的相关约定对合同双方不再具有约束力。一般情况下在原合同中会对合同到期如何续约或处理有一个约定,如有续约意向,可按合同约定操作即可。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是否需要赔偿,得分两种情况来看:

    1、如果单位不续签,需要进行经济补偿。

    2、如果员工不续签,要看具体情况又细分为两种情况:

    (1)如果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原来劳动条件,员工仍然不续签的,则不进行经济补偿。

    (2)如果单位降低原来劳动条件,员工不续签的,则单位还要进行经济补偿。

  • 230人看过2024-01-31

    (一)公司口头通知解除劳动合同无效,不合法,违反了劳动合同法规定;

    (二)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

  • 119人看过2024-01-31
    晚婚假制度已被取消。根据《劳动法》及国务院发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任何用人单位的女职工均享有产假。产假98天是包括双休日和国定假日,晚育假30天是包括双休日。所以晚婚晚育的产假一共128天。
  • 314人看过2024-01-31

    疫情期间员工工资应照常发放,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

    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按规定享受稳岗补贴。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企业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

    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职工没有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应当发放生活费,生活费标准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办法执行。

  • 159人看过2024-01-31

    1.无营业执照或者未经依法登记、备案的单位以及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撤销登记、备案的单位的职工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由该单位向伤残职工或者死亡职工的直系亲属给予一次性赔偿,赔偿标准不得低于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得使用童工,用人单位使用童工造成童工伤残、死亡的,由该单位向童工或者童工的直系亲属给予一次性赔偿,赔偿标准不得低于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

    前款规定的伤残职工或者死亡职工的直系亲属就赔偿数额与单位发生争议的,以及前款规定的童工或者童工的直系亲属就赔偿数额与单位发生争议的,按照处理劳动争议的有关规定处理。

    2.职工或童工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在劳动能力鉴定之前进行治疗期间的生活费、医疗费、护理费、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及所需的交通费等费用,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标准和范围,全部由伤残职工或童工所在单位支付。

  • 141人看过2024-01-31

    公司并购后裁员的主要原因有:

    1.企业战略的重新定位和文化理念的冲突。由于两个规模和目标不相同的企业之间进行并购活动,不支持企业战略的重新定位的员工会阻碍企业并购之后的日常工作的开展和战略的实现。

    2.降低成本、缩减费用,解决短期资金短缺和财务难关。大多数收购者为取得公司控制权付出较高代价。

    3.公司的主营业务发生变化和企业的效率提高。因为企业意图进入一个新的行业采取的并购,导致了主营业务的变化。

  • 112人看过2024-01-31

    工亡赔偿金包括丧葬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和供养亲属抚恤金。

    (一)丧葬补助金

    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注: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统筹地区是指直辖市和设区的市)。

    (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48个月至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地方法规会根据当地情况在上述幅度内确定当地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

    (三)供养亲属抚恤金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等有关规定,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

  • 109人看过2024-01-31

    1、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一方是劳动者,一方是用人单位。

    2、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3、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4、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5、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 227人看过2024-01-31
    劳动法对旷工处罚没有具体标准,只规定了,如果因为旷工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以要求赔偿的。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