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169人看过2024-01-06

    交通肇事误工费是个体户,按以下方式计算: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误工收入(天/月/年)*误工时间;无固定收入的:误工费=误工时间(天)*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水平(天/元);不能证明近三年平均收入水平:误工费=误工时间(天)*相同、相近行业的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天/元)。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

    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 132人看过2024-01-06
    无固定劳动合同的赔偿金的标准是: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 544人看过2024-01-06

    国家法律法规对五险是要求必须交纳的,但各地的操作方式各不相同,一般来说,对于养老、失业、医疗三险各地都是必须捆绑交纳的,而对于其他险种则无此规定。此外,生育和工伤保险和其他险种不同,职工个人无须交纳,由单位全额交纳。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二条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 123人看过2024-01-06
    企业未经批准提前复工的后果: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对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其他。
  • 121人看过2024-01-06

    如果员工出差失踪的,单位应当从失踪之日起的三个月内按照正常的工资待遇进行发放,第四个月则停止发放,由工伤保险基金向其供养亲属按月支付供养亲属抚恤金。

    《工伤保险条例》第四十一条

    职工因工外出期间发生事故或者在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从事故发生当月起3个月内照发工资,从第4个月起停发工资,由工伤保险基金向其供养亲属按月支付供养亲属抚恤金。

    生活有困难的,可以预支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50%。职工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按照本条例第三十九条职工因工死亡的规定处理。

  • 125人看过2024-01-06

    (1)劳动关系主体之间既有法律上的平等性,又具有客观上的隶属性。

    (2)劳动关系产生于劳动过程之中。劳动者只有与用人单位提供的生产资料相结合在实现劳动过程中才能与用人单位产生劳动关系,没有劳动过程便不可能形成劳动关系。

    (3)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间的劳动关系具有排他性。劳动关系只能产生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劳动者与其他社会主体之间发生的社会关系不能称之为劳动关系。

    (4)劳动关系的存在以劳动为目的。

    (5)劳动关系具有国家意志和当事人意志相结合的双重属性

  • 113人看过2024-01-06
    1、在一般情况下,劳动者自愿辞职后其没有权利向用人单位主张经济补偿金。

    2、但要是用人单位为逃避因解除劳动合同而应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补偿,往往采取一些非法手段或者欺诈手段,迫使劳动者自行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这样的情况下劳动者“自愿”离职是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

  • 109人看过2024-01-06

    产假从产前15天开始计算。

    相关法律规定: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八条规定,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 108人看过2024-01-06
    在试用期员工辞退原则上是不需要补偿的,但是如果是用人单位有过错的就需要对被辞退的劳动者支付相应的补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 108人看过2024-01-06
    确认劳动关系可以用劳动合同、工资发放记录举证,如果没有劳动合同可以用银行流水、社保缴纳凭证、工资、工作时间举证。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