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469人看过2024-01-06

    依据有关法律规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是由企业和个人按一定的比例共同承担;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的,个人不需要缴纳。五险一金的征缴范围包括:、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职工,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等。

    一般来讲,职工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确定用人单位有没帮自己交五险一金:

    1、最简单的方法是从工资明细表(工资单)中,看是否有扣除社保费用及扣除住房公积金费用项。如有扣除,一般是有交的;

    2、单位有帮职工交五险一金的话,会发放社会保障卡或公积金卡;

    3、可以到社保网站及公积金官网上查询,如果有交,可以查到相关记录。

  • 132人看过2024-01-06

    请求确认劳动关系和请求给予补偿一般是不能同时主张的,需在确认劳动关系以后主张补偿。当事人建立劳动关系的,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则应当自用工之日起的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 105人看过2024-01-06

    1、公司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不能单方变更劳动合同,双方协商一致才能调岗,但有下列情形除外:

    (1)因为员工自己不能胜任工作的;

    (2)员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还不能从事原工作。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第四十条


  • 105人看过2024-01-06

    最终应由败诉方承担。

    申请财产保全,交纳费用如下:

    1000元以下(或不涉及财产数额):30元/件

    1000元-10万元:金额x1%+20

    10万元以上:金额x0.5%+520(最多不超过5000元)

    《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二十九条诉讼费用由败诉方负担,胜诉方自愿承担的除外。

    部分胜诉、部分败诉的,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当事人各自负担的诉讼费用数额。

    共同诉讼当事人败诉的,人民法院根据其对诉讼标的的利害关系,决定当事人各自负担的诉讼费用数额。

  • 108人看过2024-01-06
    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不用提前30天通知劳动者,但是劳动者如需续签,一般需提前一个月通知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期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续订劳动合同,并在劳动合同期满前办理续订手续。因用人单位的原因未办理终止或者续订劳动合同手续,劳动者继续在该用人单位工作,形成的,视为劳动合同的继续履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或者,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之日起7日内为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劳动者可以凭有效证明材料,直接办理失业登记手续。你就可以领取失业保障金。

    如果你的劳动合同中约定劳动合同到期公司不续签应当提前30天通知,那么公司只提前一周通知是违约了,应按照约定支付你违约金(代通金),一般是一个月工资。如果劳动合同中没有约定,那公司可以不提前通知,因为法律并没有规定劳动合同到期前双方必须提前通知。

  • 105人看过2024-01-06

    1、虽然单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属于违法,但仍然应当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才能离职。

    2、当然,同时可以向公司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

    有下列13种情形之一的,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条件、程序,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的;

    2、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的;

    3、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的;

    4、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5、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6、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7、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8、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9、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10、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11、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

    12、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

    1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 105人看过2024-01-06

    不能。《劳动法》中有明确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劳动部颁布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也针对这种情况规定,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在这里,法律对工资的支付的形式是十分明确而肯定的,没有任何例外条件,因此,企业必须以货币形式支付劳动者工资,任何借口以实物或有价证券支付工资的做法都是违法的。

  • 107人看过2024-01-06

    能够享受。

    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要解除劳动合同,要给出充分理由。由此可见,劳动者试用期怀孕的可以享受正式员工相关待遇。

  • 106人看过2024-01-06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如果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又不存在《劳动实施条例》规定的法定免除违约金的情形,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因为其是劳动者的权利,一般谈不上支付违约金,但如果合同针对培训约定了服务期限,或者涉及商业秘密约定了,这种情况下,劳动者提前解除合同或者违反竞业限制往往需要支付违约金
  • 104人看过2024-01-06

    应该分情况。

    1、用人单位随意变动员工的岗位的,没有经过劳动者同意的,是属于违反劳动法的。

    调岗属于变更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用人单位必须先与劳动者协商一致,未经劳动者同意,用人单位单方面调整岗位,原则上是无效的;

    2、如果用人单位是生产经营需要的调岗,且调岗具有合理性,不存在侮辱或惩罚性质,工资待遇不降低,与劳动合同约定的岗位之间存在相关性,则调岗有效;作为劳动者应该遵守。当然,调整岗位的合理性需要用人单位举证;反之,用人单位是基于迫使劳动者离职而调整岗位,劳动者是可以拒绝的。用人单位以劳动者不服从安排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就属于违法解除;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赔偿金,工作1年支付2个月本人工资,即2N。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