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109人看过2024-01-07
    用人单位辞退员工,必须符合法定的条件和遵循法定的程序,不允许用人单位自行在法律规定以外创设解除条件。
    如果用人单位属于无故辞退员工的,劳动者可以主张赔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我们知道: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
    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 122人看过2024-01-07

    确认劳动关系案件属于劳动争议,劳动争议案件仲裁为前置程序,时效为一年。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 210人看过2024-01-07
    是。法律规定正式员工离职需要提前一个月通知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需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但用人单位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发出通知: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其他。
  • 116人看过2024-01-07

    工伤认定流程如下:

    1、用人单位或者职工及其近亲属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

    3、进行调查核实;

    4、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 123人看过2024-01-07

    一、员工不能主动申请延长试用期。根据法律规定,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二、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三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 120人看过2024-01-07

    企业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注意如下事项:

    1、规范协商解除的程序,完善解除协议;

    2、规范劳动者签章,原则上禁止解除协议代签及补偿金代领,对因特殊原因无法到公司面签的员工,实行公司派员面签或统一制定授权委托书等方法予以规避;

    3、协商解除协议中明确双方属于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并且应明确谁首先提出解除协议;

    4、解除协议中明确约定劳动合同解除时间、赔偿数目、数额、离职交接、生效时间、真实意思表示等内容;

    5、对于涉及商业秘密、知识产权及竞业限制的劳动者,应在协商解除协议中明确规定其在劳动合同解除后,应履行的相关义务;

    6、依法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并保留已经支付的相关凭证。

  • 121人看过2024-01-07
    员工入职一个月之内,用人单位是应当与劳动者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如果超过一个月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从第二个月开始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入职的第2个月开始,最多11个月),从劳动者离职开始算,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
  • 115人看过2024-01-07
    员工入职一个月之内,用人单位是应当与劳动者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如果超过一个月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从第二个月开始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入职的第2个月开始,最多11个月),从劳动者离职开始算,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
  • 110人看过2024-01-07
    哺乳期解除劳动合同,如果是违法解除的,其赔偿标准: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 109人看过2024-01-07

    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竞业限制纠纷属于劳动争议。

    下列纠纷均属于劳动争议:双方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其他。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