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127人看过2024-01-12
    劳动合同可分为:                        
    (一)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原劳动法规定的长期合同。
    (三)单项劳动合同,即没有固定期限,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以某项工作的完成为合同期限的劳动合同。
  • 229人看过2024-01-12
    1、建立规范的培训作业流程,使培训工作程序化、制度化,保证公司培训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实效地进行。
    2、参训对象分析。培训前要对参训对象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知识结构、学历水平、工作经历、知识掌握程度等,掌握参训对象的整体概况。通过人事基础数据收集、与参训对象上级和代表性人物面谈,了解当时企业在该岗位所存在的现实问题和可能解决方法。
    3、培训需求调查。在参训对象分析基础上,展开对参训对象客观、准确、细致、全面的培训需求调查,明确培训要解决的问题与培训目的。
    4、编制培训计划。根据对参训对象的分析以及培训需求调查结果,由培训部门结合受训部门实际情况,制订详细具体、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要明确参训对象、参训人数、培训目的、培训内容。要确定本次培训负责人、主持人、讲师、助教(现场音响师、纪律稽查、道具、联络),做到分工明确、保障有力,保证培训计划的可执行性与必执行性,做到形式庄重、气氛活跃、效果达到。
    5、培训计划的贯彻落实。培训计划一旦通过,负责部门要严格实施计划,不得随意更改计划内容,不得半途而废。人力资源部和各部门定期对培训计划执行情况和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 374人看过2024-01-12
    1、行政管理,包括考勤管理、印章管理、着装管理、后勤管理、卫生管理、安全管理、档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办公设备管理、办公用品管理、社会保障、工资福利、岗位职责、绩效考核等方面;
    2、财务管理,包括现金管理、费用开支、差旅费标准、电话费标准、账册报表管理、数据统计分析、计量管理、仓储管理等内容;
    生产管理,包括岗位职责、操作规程、产品标准、工艺流程、控制参数、安全规程、设备管理、现场管理、质量管理、产品检验等;
    3、业务管理,包括采购管理、销售管理、经销商管理、价格管理、物流运输、市场调研、宣传推广、客户服务等内容。其他的如产品研发、科技创新、资本运作、进出口贸易等一般小企业是不涉及的。
  • 154人看过2024-01-12
    公司进行裁员属于经济性裁员的只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即可,不需要制度赔偿金。经济补偿金是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给予劳动者的经济补偿。经济补偿金是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上的补助。我国法律一般称作"经济补偿",经济补偿金的算法公式是:经济补偿金= 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月平均工资X工作年限
  • 191人看过2024-01-12
    员工管理是公司管理的核心内容。员工管理的精要是将合适的人员配备到合适的职位上,并让其从事合适的工作,从而实现"人适其位,位得其人"。所谓的员工管理,是指依据公司实际需要,按照管理职能调整和机构设置的不同,通过合法合规程序,确定岗位人员数额、结构比例、领导职数。
  • 26108人看过2024-01-12

    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没有规定n+2,只明确规定了N+1、2n,n条款,N,是指按你的本单位工作年限每年制支付一个月本人工资的经济补偿金。N适用于用人单位按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无过失性单方面解除合同。但是必须提前三十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这实际上是为了让劳动者有一个缓冲期来找新的工作以及处理社保等内容。如果没有提前通知就要辞退的话,需要额外支付一个月的补偿金,也就是N+1的来源。

  • 263人看过2024-01-12
    劳动合同存续期间,用人单位与员工合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 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 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 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 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 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 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在合法辞退的情形下,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的标准的为员工的月平均工资。违法辞退的情形下,支付经济赔偿,经济赔偿的计算标准是经济补偿的两倍。
  • 161人看过2024-01-12
    劳动争议发生后可以通过协商与调解方式进行处理,协商调解不成的可提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方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下列劳动争议,须先经仲裁,才能诉讼。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但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向人员法院起诉,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视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这种情况可不经过仲裁前置程序,劳动者可直接凭欠条向法院提起诉讼。
  • 333人看过2024-01-12

    劳动合同到期,公司不续签,应当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首先,劳动合同到期后,用人单位拒绝继续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应该向劳动者及时支付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书面劳动合同到期后,因未续约而需要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主要适用以下三种情形:

    其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固定期限的书面劳动合同到期时,双方均同意终止固定期限的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其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满的,用人单位不同意续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其三,在双方签订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满的,劳动者不同意续订劳动合同,但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 134人看过2024-01-12

    1、劳动合同上只盖公章不签字一般也是有效的,但要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达成一致。

    2、签字或盖章都是可行的,当事人可以选择签字也可以选择盖章,一般不对劳动合同的效力造成影响。

    3、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