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122人看过2024-01-08
    劳动合同生效的条件:
    (一)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必须具备主体资格。作为用人单位一方必须是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等组织;作为劳动者一方,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必须年满十六周岁、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
    (二)劳动合同的内容和形式必须合法。如根据劳动法第64条规定,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工,不得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如果用人单位与未成年工订立劳动合同的内容从事上述工作,则劳动合同无效。
    (三)劳动合同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自愿平等的协商一致订立。订立劳动合同的双方必须意思表示真实,任何一方采用欺诈、胁迫等手段与另一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
  • 1679人看过2024-01-08
    劳动法的主体有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一、目前适用《劳动法》的用人单位包括: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国家机关、 事业组织、社会团体。
    1、企业是指我国境内的所有企业,包括:法人企业和非法人企业,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
    2、个体经济组织是指经工商登记注册、并招用雇工的个体工商户;
    3、国家机关、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是指通过劳动合同或通过劳动合同与其他工作人员建立劳动关系的单位。
    二、“劳动者”具体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中外自然人)。
    但并不是所有自然人都是合法的劳动者,要成为合法的劳动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并取得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区别于“非法劳动者”,如偷渡者打工。
  • 149人看过2024-01-08
    劳动合同除具有合同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本身的法律特征:
    1、劳动合同是建立劳动关系的一种法律形式,以合同形式确立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权利义务。
    2、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中,一方必须是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公民本人,另一方必须是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行政,不能是企业的党团组织或工会组织。
    3、劳动合同的当事人之间存在着职业上的从属关系,即作为劳动合同一方当事人的劳动者,在订立劳动合同后,成为另一方当事人企业等用人单位的一员,用人单位有权指派劳动者完成劳动合同规定的属于劳动者劳动职能范围内的任何任务。这种职业上的从属关系,是劳动合同区别于其他合同的重要特点之一。
    4、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即双方当事人既是劳动权利主体,又是劳动义务主体,根据签订的劳动合同,劳动者有义务完成工作任务,遵守本单位内部的劳动规则,用人单位有义务按照劳动者劳动数量和质量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有权享受法律、法规及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保险和生活福利待遇,用人单位有义务提供劳动法律、法规及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保护条件。
  • 146人看过2024-01-08
    对于企业而言,应注意的问题包括:
    (1)主体资格问题;
    年龄问题:一个是劳动者是否年满16周岁,某些行业必须年满18周岁。
    就业资格问题:对于某些大城市而言,是否有就业资格,如外地工是否有就业证,外国人港澳台人员的就业证等。用工资格问题:准备招用人员与其他企业是否不存在劳动关系。劳动力资格问题:是否是学生、童工等非劳动力或者退休下岗人员。
    (2)劳动合同内容:内容合法皆有效。
    (3)法律特别规定:如女工未成年工特别保护规定、劳动保护规定、医疗期规定等。
    (4)公平性;签订劳动合同,一般企业占有主动权,对于合同的起草一般也由企业完成,这样,在涉及到职工的义务责任方面,如违约金条款、保密条款、竟业禁止条款、培训条款等内容方面应尽量体现公平,这样既可以以起到保护企业利益的作用,同时也可以避免争议发生后劳动者以显失公平抗辩而导致的该条款无效,同时也能够以理服人,达到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目的。
    (5)企业规章制度的建立注意公平公开原则,同时在规章制度建立后应及时于适当形式公示于每一个职工。
    (6)注意原则性与技巧性相结合。当细则细,当粗则粗。是否面面俱到根据实际情形考虑。
    (7)一切与职工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都通过书面形式进行。尽量避免口头形式,如果采用口头形式,则必须同时做好记录工作。
    (8)重视程序性工作。一定程度而言程序性工作应重于实体性工作。
  • 158人看过2024-01-08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1、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2、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 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 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
    3、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48个月至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的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规定,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备案。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直系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
  • 190人看过2024-01-08
    申请死亡赔偿金需要的材料:
    1、《工伤认定申请表》。申请表是申请工伤认定的基本材料,表里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此表可到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工伤认 定经办机构索取。
    2、《责任认定书》。由于机动车事故引起的伤亡提出工伤认定的,应提交由交通局肇事科出具的责任认定书或其他有效证明。
    3、与所在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包括《劳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其他建立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在没有劳动合同的情况下, 可以提供一些能够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其他材料,如领取劳动报酬的证明、单位同事的证明、受伤害后用人单位支付救治费用的证明、双方就伤害赔偿达成的私了协 议(工伤私了不符合国家法律规定,但劳动者应注意一定要在达成私了协议后的60日内及时主张自己的权利,超过60日即会丧失胜诉权)等。
    4、当事人所在单位的工伤报告。
    5、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就是死亡证明)
    6、如果有送医院救治,还要提供医院救治时开具的相关发票和单据。
  • 131人看过2024-01-08
    1、签约单位的合法性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确认双方是否拥有订立劳动合同的主体资格。否则,所签订的劳动合同是一份无效合同。
    2、劳动合同应依法订立只有主体合法、内容合法、形式合法、程序合法的劳动合同才能产生法律效力。不合法的劳动合同,属于无效合同,不受法律承认和保护。
    3、合同双方地位的平等性在劳动合同订立的过程中,劳动者与企业之间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只有做到地位平等,才能使所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公正性。
    4、合同的订立必须采取书面形式劳动合同都有一定的期限,而且劳动关系非常复杂,涉及诸多内容。采取书面形式使权利义务明确具体,有利于合同的履行。一旦发生争议,也有据可查,便于争议的解决。
    5、合同的具体性劳动合同字句要准确、清楚、完整、明白易懂,不能用缩写、替代或含糊的文字表达,否则就可能在劳动执行过程中产生误解或曲解,从而带来不必要的争议,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造成损失,也为合同争议的处理带来困难。
  • 201人看过2024-01-08
    1、规章制度的规定要符合法律规定。
    规章制度作为企业管理员工的重要规则文件,自然涉及到员工的劳动权利和义务,所以受到劳动法的调整。所以,企业在制定制度中,应当注意不要与现行的法律法规相冲突,否则将视为无效,产生后果的,需对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
    2、规章制度的规定要具有公平合理性。
    劳动合同法规定,员工严重违反企业规章制度的,企业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在实践中如何去理解和操作呢。首先应当看员工是否严重违反规章制度;其次规章制度具有合理性,且与员工协商同意。因此,规章制度是否能够受到劳动者的认可,就需要公平合理,否则,该规章制度为一纸空文,对劳动者没有约束力。
    3、规章制度的规定应符合法定的程序。
    根据劳动合同法之规定,企业制定规章制度若涉及到员工切身利益的,需要承担民主程序以及公示程序,否则,对员工没有约束力。
  • 164人看过2024-01-08
    《劳动合同法》第39条关于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其中第四种情形为“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劳动者的兼职行为对劳动者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须注意的是,这里对本单位的工作任务必须是造成“严重影响”,即,轻微影响或者没有影响,用人单位都无权以此来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适用此条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用人单位需要对劳动者的兼职行为进行核实,并获得相关证据;
    第二,用人单位应当对“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认为造成严重影响”承担举证责任。“严重影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要根据用人单位的具体情况和劳动者兼职的具体行为来综合判断。
    对于所谓的“严重影响”,用人单位一般并不容易举证。如果劳动者的兼职行为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劳动者和劳动者兼职单位需要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 161人看过2024-01-08
    根据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聘用合同由聘用单位的法 代表人或者其委托的人与受聘人员以书面形式订立,聘用合同必须具备下列条款:
    (一)聘用合同期限;
    (二)岗位及其职责要求;
    (三)岗位纪律;
    (四)岗位工作条件;
    (五)工资待遇;
    (六)聘用合同变更和终止的条件;
    (七)违约责任。
    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在聘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培训和继续教育、知识产权保护、解聘提前通知时限等条款。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