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补偿金与赔偿金的区别是:经济补偿金是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上的补助;而经济赔偿金则是指用人单位或者员工因违反法律规定或者违反合同约定,造成对方经济损失而向对方支付的赔偿。
劳动用工合同一般签订多少年
一、劳动用工合同种类
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通常劳动合同期限,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约定的,一般为一年、三年的期限。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相对于有固定期限合同而言的,和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最大区别就是,劳动合同履行只有开始时间,没有结束时间。
二、在下列四种情况下,用人单位要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1、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2、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3、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4、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公司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没签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提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支付双倍工资。
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损失的,侵权人不承担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处理。同时,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劳动合同违法解除赔偿金怎么算?
用人单位违反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因此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按照经济补偿金的2倍向员工支付赔偿金。
经济补偿金的标准为:按照劳动者的工作年限来支付经济补偿金,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其中不满6个月的,支付半个月的工资;6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支付一个月的工资;员工的月工资高于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最高支付年限不能超过12年。
全员劳动合同制的主要内容包含什么?
全员劳动合同制的主要内容是:
(1)企业全体职工包括经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生产操作人员都要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与企业签订劳动(聘任)合同,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合同期限根据生产工作的实际需要和双方协商,可以是有固定期限的,也可以是无固定期限的或以完成某项工作任务为期限的。
(2)企业全体人员统称企业职工或企业员工。在工人之间取消原有固定工、劳动合同制工人等不同用工形式的具体界限;在职工之间,取消工人和干部的身份界限,对干部实行聘任制或聘用制,能上能下。企业全体职工都可以报名,经过考试考核,被择优聘用,成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3)实行双向选择。合同期满后,企业和职工可以续订合同,也可以解除或终止合同;职工不愿续订合同的,可以离开企业另谋职业。
试用期的工资计算一般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试用期工资高于上述标准的,可按约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