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用工管理
  • 135人看过2024-01-13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终止情形: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
    (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155人看过2024-01-13
    1、特殊规定: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二十一条提出:“用人单位经批准招用农民工,其劳动合同期限可以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确定。从事矿山井下以及在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种、岗位工作的农民工,实行定期轮换制度,合同期限最长不超过八年”。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在矿山井下及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种、岗位工作的工人的身体健康,避免或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2、普遍规定:
    根据《劳动法》第20条,劳动合同的期限分为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
    (一)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亦称定期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订立合同时就明确约定了效力期间的劳动合同。其期限可长可短,长到几年、十几年;短到一年或者几个月。
    (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亦称不定期劳动合同。是指劳动合同中只约定了起始日期,没有约定具体终止日期的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可以依法约定终止劳动合同条件,在履行中只要不出现约定的终止条件或法律规定的解除条件,一般不能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可以一直存续到劳动者退休为止。
    (三)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订立的以完成某项工作或者某项工程为有效期限的劳动合同,该项工作或者工程一经完成,劳动合同即终止。
    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续延劳动合同的,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 134人看过2024-01-13
    劳动合同期限包括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
    (一)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亦称定期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订立合同时就明确约定了效力期间的劳动合同。其期限可长可短,长到几年、十几年;短到一年或者几个月。
    (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亦称不定期劳动合同。是指劳动合同中只约定了起始日期,没有约定具体终止日期的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可以依法约定终止劳动合同条件,在履行中只要不出现约定的终止条件或法律规定的解除条件,一般不能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可以一直存续到劳动者退休为止。
    (三)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订立的以完成某项工作或者某项工程为有效期限的劳动合同,该项工作或者工程一经完成,劳动合同即终止。
  • 137人看过2024-01-13
    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的期限可以分为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三种。
    1、 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是指劳动合同当事人双方所签订的劳动合同规定了具体明确的起始和终止时间。劳动合同期满,劳动关系即告终止,经双方协商同意,可以续订合同。
    2、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只明确合同的起始日期,而没有明确终止日期,是合同期限不固定的劳动合同。这种合同一般要明确约定终止合同的条件,在履行过程中,如果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当事人双方应该终止合同。不符合约定条件,任何一方不得终止合同,直到法定终止条件出现时,才可终止合同。
    3、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是指完成一定的工作后,劳动关系即告终止。
  • 123人看过2024-01-13
    确定劳动合同期限除了要坚持订立合同时要遵循的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原则外,还要掌握这样两条原则:
    第一,有利于企业发展生产的原则。订立劳动合同的目的是建立劳动关系,实现社会生产劳动,使劳动者获得物质上的一定利益。而劳动者的劳动和获得的物质利益,都必须依赖企业发展生产,取得好的经济效益。
    因此,订立劳动合同的期限首先必须从生产实际出发,根据企业生产和工作的需要来确定。
    第二,兼顾当事人双方利益的原则。在坚持有利于企业发展生产的原则下,要兼顾当事人双方的利益。因为订立劳动合同是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事情,关系到双方的利益。确定劳动合同期限时,不能只强调企业的生产工作需要,也应当兼顾劳动者个人利益,尊重劳动者个人意愿。
  • 130人看过2024-01-13
    选择哪种劳动合同期限看当事人双方的共同意愿。只要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协商一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即可以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也可以签订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选择劳动合同期限可以参考以下两条原则:
    1、有利于企业发展生产的原则。订立劳动合同的目的是建立劳动关系,实现社会生产劳动,使劳动者获得物质上的一定利益。而劳动者的劳动和获得的物质利益,都必须依赖企业发展生产,取得好的经济效益。
    因此,订立劳动合同的期限首先必须从生产实际出发,根据企业生产和工作的需要来确定。
    2、兼顾当事人双方利益的原则。在坚持有利于企业发展生产的原则下,要兼顾当事人双方的利益。因为订立劳动合同是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事情,关系到双方的利益。确定劳动合同期限时,不能只强调企业的生产工作需要,也应当兼顾劳动者个人利益,尊重劳动者个人意愿。
  • 637人看过2024-01-13
    劳动纪律是指人们在共同劳动过程中,为取得行动一致,保证生产 (或工作) 过程实现所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它是人们从事社会劳动的必要条件。不论在任何生产方式下,只要进行共同劳动,就必须有劳动纪律。否则,集体生产便无法进行。
    劳动合同一般不详细列出劳动纪律的内容,只是表明劳动者同意接受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劳动纪律。劳动纪律一般包括上下班纪律,工作时间纪律等。
  • 143人看过2024-01-13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的权利的无效。也就是说,禁止约定条款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1)该条款免除了用人单位依法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2)排除了劳动者依法应享有的权利。
    从民事权利与义务统一性的角度来说,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享有权利也就是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的义务和责任,二者是一个问题两个方面。因此,禁止性约定条款应当就是指法律赋予劳动者的基本权利。
  • 142人看过2024-01-13
    违反劳动合同应当承担的责任,是指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由于自己的过失造成劳动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按照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的规定而承担的行政、经济责任或司法制裁。
    1、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支付赔偿金:
    (1)招用劳动者未订立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后存在劳动关系而未续订劳动合同的;
    (2)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的;
    (3)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4)解除劳动合同未按照规定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的;
    (5)用人单位违反有关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侵害女职工或者未成年工合法权益的;
    (6)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7)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2、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1)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或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被用人单位解除合同,且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
    (2)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
    (3)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赔偿用人单位的损失范围包括:
    (1)用人单位招收、接收和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以及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其标准为:服务(工作)每满1年培训费和招接收费总额的20%递减;服务(工作)满5年不再偿付。
    (2)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3)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劳动者违反合同约定的保守商业秘密事项,对甲方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应按损失的程度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 154人看过2024-01-13
    禁止性约定条款就是劳动合同中免除用人单位自己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条款。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的权利的无效。从规定来看,禁止劳动合同约定的条款是针对用人单位而言的,其目的是防止用人单位利用目前劳动者普遍面临就业竞争压力,谈判地位弱的情况通过合同约定规避自己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限制和剥夺劳动者享有法律保障的基本权利。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