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还没有办理房产证的房子是不能够进行抵押的,但是抵押合同不一定无效。
未依法登记领取权属证书的房地产不得转让。在我国,不动产的物权变动采取登记生效主义,作为买卖标的物的房屋,如果在买卖合同签订之时或之后没有取得房屋所有权证书,那么是无论如何不能完成过户登记的,也就是说,登记生效要件的不动产物权变动规则,决定了无权属证书的二手房买卖,不可能产生物权变动的法律后果。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比如当事人进行抵押登记。
《民法典》第四百条设立抵押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抵押合同。
第四百九十条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一)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以及联系方式等;
(二)借款金额与偿还期限;
(三)抵押房屋的基本信息以及借款的支付方式;
(四)房屋产权证的管理由抵押权人负责,并约定相关税费的承担方式;
(五)借款利率;
(六)抵押人无法在合同期限内支付本息时,抵押物的处理方式;
(七)违约责任。主要包含以下内容,乙方如因本身责任不按合同规定支付贷款,给甲方造成经济上的损失,乙方应负责违约责任;甲方如未按合同规定归还借款,乙方有权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拍卖抵押物,用于抵偿借款本息,若有不足抵偿部分,乙方仍有权向甲方追偿。直至甲方还清乙方全部贷款本息为止;
(八)纠纷的处理方式。如选择仲裁还是诉讼。
在原则上来看,抵押权属于约定担保物权,需要双方通过签订抵押合同来进行设定。法律规定,抵押合同要采用书面形式。一份能够产生法律效力的抵押合同,除了要当事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等之外,还要求抵押财产是未禁止抵押的财产。
抵押合同的生效要件具体包括:
1、主体适格。
抵押合同,作为法律行为的一种,其要符合一般法律行为,对合同双方在行为能力方面有要求。
2、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意思表示真实是法律行为的本质要素,即向外部表明法律效果之意思的行为。
3、遵守法律规定或社会公共利益。
只要有抵押关系都应当签订书面抵押合同。抵押人和抵押权人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抵押合同。
抵押合同的主要内容:
抵押人与抵押权人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抵押合同。这是关于抵押合同要式性的规定。合同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书面形式;
二是口头形式。抵押合同是当事人对未来的事项达成的协议,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如果没有书面的抵押合同,不仅担保的范围不好确定,甚至连是否设置抵押、以什么作抵押、抵押合同生效的日期都无法确定。如果当事人没有采用书面形式,可以认为抵押合同没有成立。
借款合同签订流程如下:
1、借贷双方需就借款事宜洽谈协商;
2、双方意见一致后参照借款合同专业合同文本格式拟定借款合同文书;
3、借方填写《借款申请书》;
4、出借方支付款项,借方得到款项的;同时出借方得到《借条》。
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运输合同纠纷是可以约定管辖法院的,但只能在运输始发地、目的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之间约定一个管辖法院。
由于下列原因造成保险货物的损失,保险人不负赔偿责任:
1、战争或军事行动;
2、核事件或核爆炸;
3、保险货物本身的缺陷或自然损耗,以及由于包装不善;
4、被保险人的故意行为或过失;
5、全程是公路货物运输的,盗窃和整件提货不着的损失;等等。
运输合同中合同履行地不明的,当事人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争议标的为给付货币的,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也能够以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
合同约定履行地点的,以约定的履行地点为合同履行地。合同对履行地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争议标的为给付货币的,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交付不动产的,不动产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其他标的,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即时结清的合同,交易行为地为合同履行地。合同没有实际履行,当事人双方住所地都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货物运输合同不包括旅客条款。货物运输合同是承运人将货物从起运地点运输到约定地点,托运人支付运输费用的合同,旅客和承运人之间适用客运合同。根据规定,运输合同是承运人将旅客或者货物从起运地点运输到约定地点,旅客、托运人或者收货人支付票款或者运输费用的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