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2人看过2024-01-10
1、分公司所签订的合同效力也是有效的。其签订合同的法律责任是由总公司承担的,法律对此的规定是依法设立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分公司在总公司的授权范围内,其签订的合同是合法有效的,因此虽然分公司应当在总公司的授权范围内对外签订合同,但是一旦分公司超越总公司的授权签订合同,并不意味着该合同一定是无效。
2、因此分公司所签订的合同也是有效的,其能够独立签订民商事合同。
-
139人看过2024-01-10
公司能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劳动者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严重影响本单位的工作任务,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劳动合同因规定无效的;
6、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
352人看过2024-01-10
合伙人协议是合法成立的,应当具有法律效力。合伙人之间因合伙需要签订协议的,这个协议必须是符合法律规定的,不可以有违反法律强制规定的内容,然后由合伙人签订协议后,该协议就成立了,协议自成立时发生法律效力。总的来说,合伙人需要合伙的,应当签订合伙协议,然后该协议是按照法律的规定签订的,并且没有无效情形的,协议就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对所有的合伙人都有拘束力。
-
144人看过2024-01-10
分公司虽然没有独立的主体资格,但是其实际领取了营业执照,并且从事相关的经营活动,对于普通劳动者而言,可能并不能辨认其主体资格。定的其他组织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财产,但又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组织,法人依法设立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分支机构”从上述法律的规定来看,分支机构单独从事的法律行为原则上是有效的,除非法律、法规有特别规定,只是其责任最终由总公司承担。用人单位设立的分支机构,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可以作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受用人单位委托可以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
-
140人看过2024-01-10
1、首先,联合体各方应当签定书面的共同投标协议,明确各方拟承担的工作,并将共同投标协议连同投标文件提交招标人。如果中标的联合体内部发生纠纷,可以依据共同签定的协议加以解决。
2、联合体中标的,联合体各方应当共同与招标人签订合同。不能以联合体中某一投标人的名义与招标人签订合同,而是联合体各方都必须共同与招标人签订合同,联合体各方对中标的项目承担连带责任。联合体中的某一方违反合同,采购人都有权要求其中的任何一方承担全部责任。联合体的任何一方均不得以其内部联合体协议的约定来对抗招标人。
-
217人看过2024-01-10
违约金的最高限额不得超过对方的实际损失的数额,通常确定为合同总金额的20-30%,但如果因对方违约导致不能达到合同实际履行后能够获得的收益,导致的实际损失部分高于约定的上述比例的,可以要求调增违约金金额至上述实际损失金额。一些特殊领域,如消费,食品药品消费领域有惩罚性赔偿,亦是因违约导致的,金额可达合同金额的十倍。
-
214人看过2024-01-10
个人合伙和合伙企业最大的区别在于个人合伙属于个体工商户,合伙企业属于企业;二者的根本属性不同,并且个人合伙可以口头订立协议,而合伙企业必须有书面的合伙协议;个人合伙由全体合伙人承担连带责任,而合伙企业存在有限合伙人。个人合伙的合伙人没有先诉抗辩权,合伙企业承担的是补充性连带、有先诉抗辩权。
-
746人看过2024-01-10
企业法定代表人有年龄限制。法律没有规定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年龄上限,但规定了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年龄下限,即年满18周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18岁以上的自然人是成年人。成年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以自身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十六岁以上未成年人,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
234人看过2024-01-10
合伙企业的注册:
1、合伙企业注册申请;
2、所有合伙人的主体资格证书;
3、所有合伙人签署的确认书和其他文件,完成上述文件的准备,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交材料,申请合伙企业注册。
领取营业执照后,完成后续印章刻制和银行开立基本账户。合伙企业是指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享利益、共担风险、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组织。
-
136人看过2024-01-10
1、根据申请人提交的材料出具收据;
2、符合受理条件后,工伤保险部门出具受理通知书;
3、申请人为受伤职工或者近亲属的,工伤保险部门应当向用人单位发出关于伤亡调查处理的通知,核实有关情况;
4、工伤保险部门应当自正式受理之日起60日内作出书面决定,并在20个工作日内送达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和职工所在单位。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