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8人看过2024-01-20
审查合同订立程序是否合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审查合同是否需要经过有关机关批准或登记或备案,如果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需要履行上述手续的,应审查是否履行了上述手续;
2、如合同中约定经公证合同方能生效,应审查合同是否经公证机关公证;
3、如果合同附有生效期限,应审查期限是否届至;
4、如果合同约定第三人为保证人的,应审查是否有保证人的签字或盖章,采取抵押方式担保的,如法律规定或合同要求必须办理抵押物登记的,应审查是否办理了登记手续;采取质押方式担保的,应按合同中约定的质物交付时间,审查当事人是否履行了质物交付的约定。
5、审查合同双方当事人是否在合同上签字或盖章;签名或印章上的企业名称是否和当事人姓名或者名称一致;签字人是否是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表;签字盖章的方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或合同的约定等等。
-
152人看过2024-01-20
商务合同审查要点有:
1、商务合同主体是否适格,即合同当事人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商务合同内容是否具体明确;
3、商务合同内容及形式是否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
150人看过2024-01-20
1、主体必须合法,必须是享有对外经济经营资格的对外贸易经营者;
2、委托代理的代理人必须在核定的经营业务范围内根据委托人委托的外贸事项对外签订合同;
3、合同内容尊重国家主权,不得订立任何有损于我国国家主权的涉外合同;
4、遵守有关国际交往方面的法律规定和国际条约。
-
148人看过2024-01-20
合同条款的种类有:当事人的姓名或名称和住所;合同的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报酬;合同的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责任;当事人发生争议后的解决争议的方法等。
合同的主要条款,是指合同应当具备的条款。它决定着合同的类型,确定着当事人各方权利和义务,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在有些情况下,欠缺主要条款,合同即不成立。
-
140人看过2024-01-20
合同审查包括以下方面:
1、合同主体,合同当事人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合同意思表示的真实性;
3、合同内容,合同不能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4、合同条款,合同内容应当详尽规范。
合同是企业经营中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基本文件,直接关系到企业法律责任的承担。合同审查是指从法律角度对企业合同进行的法律检查,是企业签订合同前的必要程序。
-
186人看过2024-01-20
合同审查的基本原则:
1、合法有效原则;合同必须合法,这是合同的关键和核心。
2、对等平衡原则;在交易过程中,具有主导地位的一方为了自身利益在合同中体现出来是完全合法的。
3、具体明确原则;内容清晰。完整的条款是合同文本的最低要求。如果合同文本对交易内容的反映不够清楚、清楚或缺乏必要的条款,合同文本将无法反映交易的本质,为未来的合同履行和法律救济埋下隐患,并产生一些不必要的合同纠纷。
-
144人看过2024-01-20
合同审核要点如下:
(1)审主体,既看别人又看自己;
(2)审内容这主要包括权利、义务和责任;
(3)审意思表示;
(4)审查文字是否规范;
(5)审合同签订手续是否合法;
(6)审合同条款是否完备;
(7)审合同条款中的风险防范措施;
(8)审合同纠纷的解决方法。
-
141人看过2024-01-20
审查合同的步骤如下:
1、形式审查。审查合同文件的开头、正文、签署部分三部分,以及是否附有对方营业执照、证明书等相关材料;
2、实质审查,审查合同条款是否完备、合法,内容是否公平,是否严重损害集团公司利益,条款内容是否清楚,是否存在重大遗漏或严重隐患、陷阱;
3、沟通、参照与找法。
-
133人看过2024-01-20
1、送审:合同送审,由合同承办人将相关合同草案、事项所涉及的有关原始资料,并在合同审批表中填写齐备后,办理报批手续。相关合同送审前,必须详细填写合同审批表。
2、部门审核;承办部门负责人审核相关业务需求,签署审批意见。 若有需经部门会签的,应由承办部门负责人将该合同审批表及相关资料,交给其他部门负责人,由其签署意见后,再转法务审核。
3、法务审核;接到部门流转过来的合同审批表及合同草稿,法务着重对合同条款、内容的合法性、严密性、可行性进行审查。
4、管理层审核;各业务直属(副)总裁对相关合同进行审核,并签署相关意见。
5、签章备案 公司印鉴管控人员,见合同审批表及合同草案等相关资料完备后,予以签章。 相关合同签署完毕后,应转法务处进行合同备案归档。
6、其他;合同审批流转相关涉及人员,需在合同审批表上签署具体意见。
-
138人看过2024-01-20
法律规定合同因提存而终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债权债务终止:
(1)债务已经履行;
(2)债务相互抵销;
(3)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4)债权人免除债务;
(5)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
(6)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合同解除的,该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