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合同事务
  • 125人看过2024-01-21

    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签订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合同

    2、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所以合同的生效与有效合同还是有区别的。

  • 152人看过2024-01-21

    依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在没有签订合同的情况下,如果存在假借签订合同进行诈骗的、提供虚假情况的等,是可以要求对方赔偿的。

    《民法典》第五百条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三)有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

  • 134人看过2024-01-21

    依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合同依法成立的受法律保护。合同的形式,是指作为合同内容的合意的外观方法和手段,是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外在表现形式。我国民法典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口头形式、书面形式和其他形式。合同的口头形式指当事人只有口头语言为意思表示订立合同,而不用文字表达协议内容的合同形式。

    口头形式优点在于方便快捷,缺点在于发生合同纠纷时难以取证,不易分清责任。口头形式适用于能即时清结的合同关系。书面形式是指当事人以合同书或者电报、电传、电子邮件等数据电文形式等各种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订立合同。书面形式有利于交易的安全,重要的合同应该采用书面形式。因此,合同采用何种形式,可由当事人签订合同之前约定。

  • 134人看过2024-01-21
    合同成立不生效的后果是:合同成立不生效,则不存在履约义务及违约责任。但如果给对方造成损失,可能承担缔约过失责任。合同依法成立后正式生效前,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尚未发生,当事人有权不履行合同义务,当事人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只是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 222人看过2024-01-21
    多份合同不能只有一个骑缝章,每份合同都需要盖完整的合同章。自然人订立合同的由订立合同的自然人签字或盖自己的姓名章;法人、其他组织订立合同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组织负责人签名或盖公司公章或者合同章。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时合同成立。
  • 128人看过2024-01-21

    没有书面形式合同成立。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

    当事人未以书面形式或者口头形式订立合同,但从双方从事的民事行为能够推定双方有订立合同意愿的,可以认定为其他形式订立的合同。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 168人看过2024-01-21
    合同乙方可以有两个公司。合同一般由双方当事人签订,但可以由三方以上的人共同签订一份合同。而且,这里的一方不是指一个人,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二个或二个以上的人。多人作为合同一方当事人与对方签订合同的,应该共同承担合同的权利和义务。
  • 166人看过2024-01-21

    居间合同的特征有:

    1、居间合同是由居间人向委托人提供居间服务的合同;

    2、居间人对委托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合同没有介入权;

    3、居间合同是双务合同、有偿合同、诺成合同。

    根据法律规定,中介合同是中介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

  • 130人看过2024-01-21

    一、要约阶段的风险防范

    要约阶段的风险主要包括:

    (1)把要约误认为要约邀请;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常见的邀约邀请有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等;

    (2)要约内容不当,对己方有不利的条款;

    (3)要约撤回不当,要约已经对方承诺,合同已经生效,错误的认为要约已经撤回;

    由于要约一经对方承诺,合同就宣告成立,只要该合同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就会在双方间产生约束力。因此,企业在给他人发要约时,一定要注意以上的问题,一旦对要约的内容考虑不清楚,或为与他人签订合同把自己接受不了或无法接受的内容写入要约,这样一旦对方给予了承诺可能就会给企业造成风险,要约撤回时一定要确认对方承诺尚未做出。

    二、承诺阶段的风险防范

    在承诺阶段的法律风险主要有:

    (1)承诺方式不当;承诺一定要以书面的形式做出,不要未经书面承诺直接以行为的方式给予承诺,以免给自己造成风险;

    (2)把新要约当承诺;产生这种原因主要是在承诺的过程中对对方的要约进行了实质性变更,以至把新要约当成承诺,误以为合同已经成立,最后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企业在作出承诺时候应以通知的方式做出,如果在要约明确了承诺的时间,则承诺应当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应特别注意的是,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一致,不能作出实质性变更。

    企业如果接到对方的要约,应在对方要求的承诺期限进行承诺,并不要对要约做出实质性的变更。

    如果承诺以后,发现承诺对自己不利,则应及时撤回承诺;有效的承诺撤回的方式应以书面的方式做出,并在承诺到达对方之前到达对方,才为有效。有效的利用承诺撤回权可以避免许多的风险。

    三、本方履约能力的风险防范

    本方履约能力的风险主要体现在签订合同时,不考虑或较少的考虑本方是否具备履约合同约定的能力,盲目的签订合同后无法履行合同将会导致更大的损失。在签订合同之前,要充分的考虑本方的履约能力,如本方的履约能力能达到拟签合同约定的要求,则可以签约,否则应慎重考虑订立合同。

    四、合同成立并生效的风险防范

  • 147人看过2024-01-21
    如果该合同是被代签人委托签署的,或被代签人已经认可,或被代签人属于限制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需要由其家属代为签订的,该合同有效。当事人依法可以委托代理人订立合同。因此,合同可以让别人代签。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委托别人代理签的合同,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不能由他人代为签订的合同主要是依法律规定只能由被代理人亲自订立的合同。如收养合同、遗赠扶养协议等牵涉到人身性质的合同,这类合同必须由当事人自己办理,不能由他人代签。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