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合同事务
  • 125人看过2024-01-31

    一、撤销原因不同

    虽然二者的撤销原因均由法律规定,不能约定,但引起撤销的原因内容有着天壤之别,合同撤销权由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有瑕疵引起,保全撤销权引起是由债务人实施了危害债权的积极行为引起。

    二、是否突破合同的相对性不同

    合同撤销权没有突破合同的相对性,而保全撤销权突破了。

    1、撤销权人不同。合同撤销权由合同的当事人一方(欺、乘、胁)或双方(重大误解、显失公平)行使。

    2、被撤销的行为不同。合同撤销权撤销的是自己的行为,在合同当事人之间有效;保全撤销权撤销的是他人的行为,对他人发生效力。

    3、撤销的目的不同。合同撤销权制度设计的目的是维护意思表示有瑕疵的当事人的利益,保全撤销权制度的目的是维护被撤销合同之外的债权人利益。

  • 126人看过2024-01-31

    一、撤销原因不同

    虽然二者的撤销原因均由法律规定,不能约定,但引起撤销的原因内容有着天壤之别,合同撤销权由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有瑕疵引起,保全撤销权引起是由债务人实施了危害债权的积极行为引起。

    二、是否突破合同的相对性不同

    合同撤销权没有突破合同的相对性,而保全撤销权突破了。

    1、撤销权人不同。合同撤销权由合同的当事人一方(欺、乘、胁)或双方(重大误解、显失公平)行使。

    2、被撤销的行为不同。合同撤销权撤销的是自己的行为,在合同当事人之间有效;保全撤销权撤销的是他人的行为,对他人发生效力。

    3、撤销的目的不同。合同撤销权制度设计的目的是维护意思表示有瑕疵的当事人的利益,保全撤销权制度的目的是维护被撤销合同之外的债权人利益。

  • 125人看过2024-01-31

    一、撤销原因不同

    虽然二者的撤销原因均由法律规定,不能约定,但引起撤销的原因内容有着天壤之别,合同撤销权由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有瑕疵引起,保全撤销权引起是由债务人实施了危害债权的积极行为引起。

    二、是否突破合同的相对性不同

    合同撤销权没有突破合同的相对性,而保全撤销权突破了。

    1、撤销权人不同。合同撤销权由合同的当事人一方(欺、乘、胁)或双方(重大误解、显失公平)行使。

    2、被撤销的行为不同。合同撤销权撤销的是自己的行为,在合同当事人之间有效;保全撤销权撤销的是他人的行为,对他人发生效力。

    3、撤销的目的不同。合同撤销权制度设计的目的是维护意思表示有瑕疵的当事人的利益,保全撤销权制度的目的是维护被撤销合同之外的债权人利益。

  • 120人看过2024-01-31

    一、撤销原因不同

    虽然二者的撤销原因均由法律规定,不能约定,但引起撤销的原因内容有着天壤之别,合同撤销权由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有瑕疵引起,保全撤销权引起是由债务人实施了危害债权的积极行为引起。

    二、是否突破合同的相对性不同

    合同撤销权没有突破合同的相对性,而保全撤销权突破了。

    1、撤销权人不同。合同撤销权由合同的当事人一方(欺、乘、胁)或双方(重大误解、显失公平)行使。

    2、被撤销的行为不同。合同撤销权撤销的是自己的行为,在合同当事人之间有效;保全撤销权撤销的是他人的行为,对他人发生效力。

    3、撤销的目的不同。合同撤销权制度设计的目的是维护意思表示有瑕疵的当事人的利益,保全撤销权制度的目的是维护被撤销合同之外的债权人利益。

  • 126人看过2024-01-31

    一、撤销原因不同

    虽然二者的撤销原因均由法律规定,不能约定,但引起撤销的原因内容有着天壤之别,合同撤销权由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有瑕疵引起,保全撤销权引起是由债务人实施了危害债权的积极行为引起。

    二、是否突破合同的相对性不同

    合同撤销权没有突破合同的相对性,而保全撤销权突破了。

    1、撤销权人不同。合同撤销权由合同的当事人一方(欺、乘、胁)或双方(重大误解、显失公平)行使。

    2、被撤销的行为不同。合同撤销权撤销的是自己的行为,在合同当事人之间有效;保全撤销权撤销的是他人的行为,对他人发生效力。

    3、撤销的目的不同。合同撤销权制度设计的目的是维护意思表示有瑕疵的当事人的利益,保全撤销权制度的目的是维护被撤销合同之外的债权人利益。

  • 243人看过2024-01-31
    如果签订借款合同时有完全民事行为行为能力的双方当事人都是完全自由且真实的意思表示,并且借款合同的内容没有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的话,那么这个借款合同就是有效的。
    即使借款合同的数额与实际不相符,这个合同仍然是有效地。如果这个实际的借款数额小于借款合同规定的数额时,出借人就会构成违约,应该在规定的期限内借出相应数额的款项,或者经过双方当事人协商过后修改合同的数额。如果这个实际的借款数额大于借款合同规定的数额时,借款人就应当归还超出部分的数额,或者经过双方当事人协商过后修改合同的数额。
  • 132人看过2024-01-31

    无效合同的权利义务一般不可以转让。由于无效的合同自始无效,行为人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需要互相予以返还;如果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要折价补偿。并且有过错的一方需要向对方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

    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并且,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 135人看过2024-01-31

    附条件合同如果依法成立的有效。附条件合同分为附生效条件的合同和附解除条件的合同。当事人约定合同附解除条件的,自条件成就时失去法律效力。当事人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 140人看过2024-01-31

    合同修改需要注意的事项有:

    双方达成意思一致,且是真实的意思表示;

    双方对合同的修改符合法律规定或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双方对合同的修改符合公序良俗;

    双方修改合同可以通过书面、口头或其他方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 215人看过2024-01-31
    合同没有盖公章,如果具备法律规定的意思表示真实等效力要件的,则具有法律效力。是否盖公章并不是合同生效的必要条件。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