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版权
  • 418人看过2024-01-24

    最近有朋友问到关于翻译作品的版权归谁所有这方面的问题,下面,华律知产小编将针对这个问题做出详细解答。希望能够解开大家的疑惑,接下来大家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翻译作品的版权归谁所有

    已有”的作品有两种,一是已经发表过的,二是没有发表过的。翻译“已有”的作品,应当是一种对作品的使用行为,这种使用除非法律规定的特殊行为,可以不需要著作权人同意的外,应当经过作者的同意,否则侵犯了原作品的著作权。

    (1)翻译作品应当充分尊重原作者的原意

    如果翻译作品,充分尊重原作者的原意,没有大的修改,直接进行文字字面进行的翻译,那么是不侵犯原作品著作权的。如果做了比较大的改动,那么本人认为构成对原作品著作权的侵犯。

    (2)翻译的作品应当注明原出处

    翻译别人的作品,除了要署翻译作者的名字外,还应当,应当注明是翻译作品,并且注明是根据某人的某某作品翻译。如果没有注明,而使人感觉该作品是翻译人的原创作品的话,那么也构成对原作者著作权的侵犯。

    翻译作品著作权的行使要注意,翻译作者虽享有独立的著作权,但是应当充分尊重原作品的著作权。如果发现其他人未经许可使用了其翻译的作品,翻译人有权单独起诉。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翻译作品的版权归谁所有这个问题进行的相关的解释,我想各位读者朋友也对这方面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希望各位读者朋友要弄清楚相关的法律术语,来开拓自己的法律知识面。华律知识产权为您提供关于版权、商标、专利的相关知识,上华律知识产权给您的知产加把“锁”!

    相关法条

    《民法通则》

    第九十四条  著作权

    公民、法人享有著作权 (版权) ,依法有署名、发表、出版、获得报酬等权利。

  • 538人看过2024-01-24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华律知产小编整理了外国人的作品怎样在中国获得著作权这方面的相关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或者能够解决大家的一些疑惑。

    外国人的作品怎样在中国获得著作权

    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想在中国取得著作权,应符合下列三个条件之一:

    1、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根据其作者所属国或者经常居住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

    2、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

    3、未与中国签订协议或者共同参加国际条约的国家的作者以及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国参加的国际条约成员国出版,或者在成员国和非成员国同时出版。

    上述三个条件中“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是指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在中国出版符合下列情形之一:

    1、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从来没有在任何国家出版过,通过合法程序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

    2、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首先中国境外出版,三十日内又在中国境内出版;

    3、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从未在任何国家出版过,经授权改编、翻译后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

    以上就是关于外国人的作品怎样在中国获得著作权这方面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遇到一些比较棘手的法律问题,而您又有委托律师的想法,我们网站有许多律师可以给你提供服务。华律知识产权为您提供关于版权、商标、专利的相关知识,上华律知识产权给您的知产加把“锁”!

    相关法条

    《民法通则》

    第九十四条  著作权

    公民、法人享有著作权 (版权) ,依法有署名、发表、出版、获得报酬等权利。

  • 221人看过2024-01-24

    职务作品是指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我们都知道,一般创造出来的作品都是有版权的,那么如何看待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属问题呢?今天,华律知产小编通过这个问题带来了以下的相关法律知识,希望对各位读者朋友有所帮助。

    如何看待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属问题

    1、职务作品的著作权由单位享有,作者享有署名权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享有,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可以给予作者奖励:

    (1)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计算机软件、地图等职务作品;

    (2)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享有的职务作品。

    2、著作权由作者享有,单位享有优先使用作品的权利

    职务发明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

    除上述情况的职务作品著作权归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所有外,一般职务作品的著作权仍归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

    作品完成2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但如果在作品完成2年内,单位在其业务范围内不使用的,作者可以要求单位同意由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其作品,单位没有正当理由不得拒绝。在作品完成2年内,经单位同意,作者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作品所获报酬,由作者与单位按约定的比例分配。作品完成的2年期限,自作者向单位交付作品之日起计算。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有关如何看待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属问题这方面法律知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相信大家从上文已经找到有关的答案了吧。华律知识产权为您提供关于版权、商标、专利的相关知识,上华律知识产权给您的知产加把“锁”!

    相关法条

    《民法通则》

    第九十四条  著作权

    公民、法人享有著作权 (版权) ,依法有署名、发表、出版、获得报酬等权利。

  • 211人看过2024-01-24

    最近有朋友问到关于作品著作权登记的流程是怎样的这方面的问题,下面,华律知产小编将针对这个问题做出详细解答。希望能够解开大家的疑惑,接下来大家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办理步骤

    申请人提交登记申请材料→登记机构核查接收材料→通知缴费→申请人缴纳登记费用→登记机构受理申请→审查→制作发放登记证书→公告

    二、材料要求

    申请作品著作权登记应当提交的材料及要求:

    1、按要求填写完整的作品著作权登记申请表;

    2、申请人的身份证明;

    3、权利归属证明;

    4、作品的样本;

    5、作品说明书;

    6、委托他人代为申请时,代理人应提交申请人的授权书;

    7、代理人的身份证明。

    三、作品著作权登记申请表填表说明

    作品著作权登记申请表的适用范围:本表适用于著作权人原始取得或继承遗产、接受遗赠、法定承受取得著作权的作品登记申请。通过转让、赠与或互易取得著作权的作品登记请填写著作权合同备案申请表。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有关作品著作权登记的流程是怎样的这方面法律知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相信大家从上文已经找到有关的答案了吧。华律知识产权为您提供关于版权、商标、专利的相关知识,上华律知识产权给您的知产加把“锁”!

    相关法条

    《民法通则》

    第九十四条  著作权

    公民、法人享有著作权 (版权) ,依法有署名、发表、出版、获得报酬等权利。

  • 283人看过2024-01-24

    网络著作权是互联网时代下新的产物,那么网络著作权取得方式有哪些呢?怎样才能取得网络著作权呢?以下是华律网知识产权小编为您整理了版权的相关知识,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

    网络著作权的取得方式有哪些

    自动取得和登记取得

    在中国,按照著作权法规定,作品完成就自动有版权。所谓完成,是相对而言的,只要创作的对象已经满足法定的作品构成条件,既可作为作品受到著作权法保护。

    目前可以通过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和各省直辖市主管部门备案部门申请登记,数字作品形式的著作权归属也可以通过各种协会自办的第三方登记中心或有可信第三方支撑的能够证明作品备案存证时间的机构,

    可选择融合和集成各种数字版权技术和权威时间戳公证处公证邮箱等可信第三方群支撑的支持的大众版权认证保护平台进行网络著作权自主存证和首次发布智能认证,取得作品归属权初步证明,需要时,通过司法鉴定,增强证据的法律效率是核心保障。目前很多欧美国家盛行多年。

    https://imgf.66law.cn/upload/f/202410/23/935879325.jpg

    网络著作权自愿登记制度

    网络著作权实行自愿登记,论文不论是否登记,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依法取得的著作权不受影响。我国实行作品自愿登记制度的在于维护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和作品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有助于解决因著作权归属造成的著作权纠纷,并为解决著作权纠纷提供初步证据。

    相关法条

    《民法通则》

    第九十四条  著作权

    公民、法人享有著作权 (版权) ,依法有署名、发表、出版、获得报酬等权利。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相关知识,希望能为您提供相关的帮助。华律知识产权为您提供关于版权、商标、专利的相关知识,上华律知识产权给您的知产加把“锁”!

  • 335人看过2024-01-24

    知识产权已经不再停留在“知识”的层面,而是更多的体现在“产权”的意义。为拥有者和使用者带来经济利益,才是人们所切实关注的焦点。接下来华律网小编小编为大家浅谈知识产权交易中的涉税规划。

    知识产权交易中的涉税规划

    树立知识产权的税务处理意识

    涉及资金流动和产权移转之处,便涉及税收的影子。巨大产值所涉及的巨大金额的税基,带来了较大的税务负担,也给了税务规划以足够的空间。在妥善对知识产权交易形态进行设计,提前安排交易方式和流程的情况下,税收负担与简单的直接交易发生了巨大的反差。

    由于企业更加关注知识产权本身的价值、技术指标,其中涉及资金的税务问题往往没能入决策者的“法眼”,影响了企业的实际税负水平;而作为其中涉及的个人,则往往受制于企业制定的交易规则,而欠缺进行税务规划的机会。实际上,只要交易双方正确树立知识产权交易应当进行妥善税务处理,积极适用相关优惠政策的观念,将能节省大笔额外支出。

    加强相关税务规划中知识产权律师与税务律师的合作

    尽管如今我国企业已经越来越多的认识到知识产权交易中税收问题的重要性,然而大多数的企业很少会为一个项目单独聘请税务顾问,在知识产权交易中,税务律师的参与也不够充分。实际上,如果税务律师在交易发生前就介入项目,并为企业就该交易评估税务问题,进行税务规划,这能够为企业提高知识产权交易的效率,并且进行合理的避税,使得企业更好地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在一些持续性的项目中,如果企业面临诉讼之虞,也当尽早聘请税务律师,进行相关问题的确认和筹划。

    以上就是华律网小编对于知识产权交易中的涉税规划这个问题进行的相关的解释,我想各位读者朋友也对这方面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希望各位读者朋友要弄清楚相关的法律术语,来开拓自己的法律知识面。如果各位读者朋友对这方面的知识还存在疑问,欢迎来咨询华律网的相关法律顾问。

    相关法条

    《民法通则》

    第九十四条 【著作权】公民、法人享有著作权 (版权) ,依法有署名、发表、出版、获得报酬等权利。

  • 276人看过2024-01-24

    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中,著作权的管理主要涉及到科学技术论文、工程设计及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和计算机软件等作品的管理。那么,2024年企业著作权的管理有什么?今天,华律网小编通过这个问题带来了以下的相关法律知识,希望对各位读者朋友有所帮助。

    2024年企业著作权的管理

    科技文献是专利开发人员对其开发研究的成果所进行的文字表述,公开发表的科技文献是作者受法律保护的著作权,但发表后的文献里所含的内容却不能再申请专利得到法律保护而转为社会共享。所以在科技文献的著作权开发和著作权利用上就必须用战略的眼光来规划,既不能侵犯作者的著作权,又要能合理的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

    在计算机程序中,不论是源程序还是目标程序,都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保护对象。虽然依据法律规定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中取得著作权与在其他活动过程中取得著作权一样,即只要有了计算机软件就可以自动形成或取得著作权,但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考虑,企业往往还必须针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做出相应的开发、保护战略。

    以上就是关于2024年企业著作权的管理有什么这方面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遇到一些比较棘手的法律问题,而您又有委托律师的想法,我们华律网有许多律师可以给你提供服务,并且我们华律还支持线上指定地区筛选律师,并且都有相关律师的详细资料。

    相关法条

    《民法通则》

    第九十四条 【著作权】公民、法人享有著作权 (版权) ,依法有署名、发表、出版、获得报酬等权利。

  • 224人看过2024-01-24

    著作权登记一般经过下列程序著作权有关当事人依照法律的规定,向登记机关申请,将作品及其权刊登载于登记簿的行为就是著作权登记,进行著作权登记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著作权人的权益。我国的著作权登记分为强制登记与自愿登记,自愿登记制度是指法律没有要求办理登记也可取得权利的情况下,可进行版权登记也可不进行登记。下文就由华律小编您详细介绍著作权如何申请登记。

    著作权如何申请登记

    一、著作权登记分类

    依登记是否取决于自愿,可以把著作权登记分为强制登记与自愿登记。

    凡法律要求当事人必须办理登记才能取得权利进行的登记,即为强制登记。在采用注册登记主义的国家,著作权的产生即以强制登记为条件;同时,任采用自动保护主义的国家,有时法律也要求在著作权出质时必须办理登记。

    凡法律没有要求办理登记即可取得权利,而当事人自愿要求办理的登记即为自愿登记,如有些采用自动保护主义的国家就规定,著作权人可以自愿办理著作权登记。

    依所登记权利的性质,也可以把著作权登记分为注册登记、权利变动登记(含设定他项权的登记)和注销登记。注册登记主要适用于著作权的取得,权利变动登记发生于著作权形成之后,注销登记则发生于著作权或者著作权中的某项权利消失之时。

    版权实行自愿登记,作品不论是否登记,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依法取得的著作权不受影响。我国实行作品自愿登记制度的在于维护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和作品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有助于解决因著作权归属造成的著作权纠纷,并为解决著作权纠纷提供初步证据。

    上面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著作权如何申请登记这方面的法律规定,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小编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纠纷的行为,一定要协商处理好,避免出现一些意外。华律知识产权为您提供关于版权、商标、专利的相关知识,上华律知识产权给您的知产加把“锁”!

    相关法条

    《民法通则》

    第九十四条 【著作权】公民、法人享有著作权 (版权) ,依法有署名、发表、出版、获得报酬等权利。

  • 290人看过2024-01-24

    相信大家对网络著作权都不陌生,那么在我国网络著作权保护的法律依据有哪些呢?以下是华律网知识产权小编为您整理了版权的相关知识,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

    我国网络著作权保护的法律依据

    著作权,也称版权,是基于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而产生的法律赋予公民和其他组织等民事主体的一种特殊的民事权利。

    网络作品具有作品的三个构成要件:

    第一,它具有文学、艺术或科学的内容,是作者人格的延伸,思想和情感的表现;

    第二,它具有原创性,纯系作者依法独立创造完成;

    第三,它能够以某种物质形式加以固定和表现,即任何自由上载到因特网的文件必须输人到服务器的硬盘上。

    https://imgf.66law.cn/upload/f/202410/23/935929545.jpg

    这种固定的结果,是能够被人使用互联网主机所阅读与下载(或用软盘拷贝或直接打印到纸张上)的。它不仅具有传统作品的基本特征,也完全符合《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2条对受保护作品所做的解释:“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理应受到法律的保护。同时,这种保护也与国际上对网上作品版权保护的潮流相符。报据1996年l2月通过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wct)的规定,网络作品的作者应当享有专有权。

    相关法条

    《民法通则》

    第九十四条  著作权

    公民、法人享有著作权 (版权) ,依法有署名、发表、出版、获得报酬等权利。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相关知识,希望能为您提供相关的帮助。华律知识产权为您提供关于版权、商标、专利的相关知识,上华律知识产权给您的知产加把“锁”!

  • 541人看过2024-01-24

    最近有朋友问到关于著作权侵权行为的特征有哪些这方面的问题,下面,华律知产小编将针对这个问题做出详细解答。希望能够解开大家的疑惑,接下来大家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著作权侵权行为的特征一被侵权的对象的多重性

    著作权是具有权利的多重性还有可分性这两个特点的,其中包含著作财产权还有著作人身权,这里边的著作财产权又包含了复制、表演等还有其它的十多项的权利。

    著作权侵权行为的特征二:特定性的被侵害的主体

    著作权侵权行为所侵害的特定主体是:著作权人,是对于作品依法享有著作权里的人,这里边包括了作品的原作者还有其他的著作权人。

    著作权侵权行为的特征三:侵权行为主要是表现为非法使用他人作品的非法性

    ①没有经过作品的权利人允许就擅自使用他人作品的;

    ②使用他人的作品没有法律根据的,其中包括不按着著作权的法律规定的使用条件,然后使用了他人作品的。

    著作权侵权行为的特征四:具有多样性的侵权形式

    ①一个人单独实施的侵权行为;

    ②两个人或者是两个人以上,因为共同的过错实施的共同侵权行为。

    上面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著作权侵权行为的特征有哪些这方面的法律规定,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小编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纠纷的行为,一定要协商处理好,避免出现一些意外。华律知识产权为您提供关于版权、商标、专利的相关知识,上华律知识产权给您的知产加把“锁”!

    相关法条

    《民法通则》

    第九十四条  著作权

    公民、法人享有著作权 (版权) ,依法有署名、发表、出版、获得报酬等权利。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