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商标 > 职业商标抢注人被判罚70万元!这下你还敢抢注商标吗

职业商标抢注人被判罚70万元!这下你还敢抢注商标吗

2024-01-15308次浏览 举报

1法律解答

随着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强,这几年知识产权相关的侵权诉讼案件、恶意抢注事件也逐渐增多。下面,华律知产小编将针对这个问题做出详细解答,希望能够解开大家的疑惑。

职业商标抢注人被判罚70万元!这下你还敢抢注商标吗

商标抢注的情况恐怕更为明显,比如,世界杯期间成为耀星的19岁新秀姆巴佩,他那引爆世界的实力让其名字成为商标抢注的目标,仅7月15日一天,国家商标局就收到58份注册“姆巴佩”商标的申请。

低廉的注册成本、巨大的利润空间、诱人的商业价值,已经让商标抢注渐渐成为一种“灰色产业”,催生出一大批以抢注他人商标、标识为业,并通过威胁、投诉、诉讼等方式滋扰实际权利人,进而牟取不法利益的职业商标抢注人。

近日,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案件,针对职业商标抢注人恶意抢注商标、恶意投诉行为作出的判决,认定被告方李某的行为已构成不正当竞争并判令其赔偿原告(拜尔消费者关爱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拜尔消费者护理股份有限公司)经济损失70万元。

这起案件是国内首次明确职业商标抢注人的不当行为并作出判决,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该案中被告的行为可以纳入《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管理范围,构成不正当竞争。

本案是权利人利用《反不正当竞争法》打击职业商标抢注人并获得赔偿的首个成功案例。可以说在打击职业商标抢注人、增加商标抢注人违法成本、维护权利人合法权益等多个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日后有类似遭遇的企业提供了可参考的解决方案。

拜耳作为国际知名品牌,旗下的商品非常多,人家之所以能够成功,也和它对知识产权的全方位保护分不开,这是我们所应该学习的地方。

职业注标人原本是以获利为目的而为注册商标交易服务的人,现在却有越来越多的“职业注标人”通过恶意抢注已有一定知名度的商标或注册和知名商标类似的商标来实现“变现”,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演变为一种不正当竞争的行为。

随着各个企业知识产权意识的不断增强,选择将这些“职业注标人”诉至法院的人也越来越多。根据本次案件的判决结果我们不难看出,这些所谓的“职业注标人”的行为在法律面前不堪一击,但仍旧有许多人选择冒着遭到诉讼的风险,通过此种途径谋取暴利。

这些带有投机意味的行为究竟应该如何定义,在社会上人们的观点各不相同。但无论其行为最终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注册商标都应当遵循注册规范,对商标进行合理合法的注册使用。

对此,有专家呼吁,电商平台应健全机制,采取建立黑名单制度等“自救”手段。除此之外,法律也应尽快制定出配套方案,包括恶意抢注的行为认定、恶意投诉行为的法律认定、恶意投诉导致损失的救济性规定以及相应的平台免责措施等,甚至在恶意抢注、恶意投诉达到相当危害程度时候,建议追究投诉人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上面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职业商标抢注人被判罚70万元!这下你还敢抢注商标吗这方面的法律规定,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小编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纠纷的行为,一定要协商处理好,避免出现一些意外。华律知识产权为您提供关于版权、商标、专利的相关知识,上华律知识产权给您的知产加把“锁”!

相关法条

《民法通则》

第九十六条 【商标权】法人、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依法取得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反馈】
您可以了解以下内容
商标怎么注册?
商标怎么转让?
怎么申请商标异议?
申请专利有哪些流程?
版权合同需要备案吗?
怎么获得版权使用许可?
立即预约律师已有655人参加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
快速咨询在线专业律师 3分钟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