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 专利 > 专利申请权有什么作用

专利申请权有什么作用

2022-01-23392次浏览 举报

1法律解答

在知识产权中有专利权,商标权,版权。专利权中又有三种类型,那么在专利申请的时候就需要认真进行区分。专利申请权有什么作用呢?以下是华律网知识产权小编为您梳理了专利的相关内容,期望可以解决您的难题。

专利申请权有什么作用

专利申请权是指依法享有的一种权利,它的主体可以是个人、单位或者组织。我国专利实行申请在先原则,专利权只会授予第一个提出专利申请的人。

首先,专利申请权可以转让换取一定的收益,另外,划分专利申请权归属也是避免专利申请纠纷的一种方式。为什么这么说呢?

大家都知道,现代社会越来越注重团队协作,很多发明创造都是团队共同协作的成果,这就涉及到专利归属的问题,一般来说,专利权归属矛盾主要集中下面三种情况。

1、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权归属

所谓的职务发明是指在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这里“物质技术条件”主要指的是单位的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及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

由于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不同,它不受特定场所和上下班时间的限制,即使你的发明创造最终的完成地点在家里,或者完成时间是下班后,只要你是在执行单位的任务并且所用资源由单位提供,该单位就是专利申请人。

另外,如果员工已经退休或者工作调动了,在其工作变动后1年内作出的,只要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专利申请权还归原单位。

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就是发明创造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但是单位与发明人订有合同,专利申请权的归属应当根据其约定来决定。

https://imgf.66law.cn/upload/f/202410/23/9471221547.jpg

2、非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权归属

我国《专利法》第七条规定:对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非职务发明创造专利申请,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压制。

怎么判断是否属于非职务发明创造呢?判断是否属于职务发明,不取决于发明创造是在单位内还是单位外做出的;也不取决于是在工作时间内还是在工作时间外做出的这些因素。只要属于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主要利用了本单位的物质条件,即使发明创造是在家里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的,也属于职务发明创造。因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不同,脑力劳动不受特定场所和上下班时间的限制,发明创造思想不会因为下班回到家里而中断。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你是中国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员,主要研究大气遥感技术的。但是你博闻强识、兴趣广泛,有一天你脑洞大开,设计了一款耳机,那你可以用来申请专利的,申请人当然是你,因为你的发明创造和中科院的本职研究八竿子打不着,完全是你自己的劳动成果,智慧结晶。

3、团队协作完成的专利

两个以上单位或者个人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一个单位或者个人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委托所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另有协议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单位或者个人。

专利申请权的主体没有限定一定是一个单位或者个人,所以如果是合作完成的,不用担心因“分权不均”而“大打出手”,可以共同享有专利申请权。

上述便是小编为您收集的有关业务知识,但愿能为您提供有关的帮助。华律知识产权为您提供关于版权、商标、专利的有关业务知识,上华律知识产权给您的知产加把“锁”!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反馈】
您可以了解以下内容
商标怎么注册?
商标怎么转让?
怎么申请商标异议?
申请专利有哪些流程?
版权合同需要备案吗?
怎么获得版权使用许可?
立即预约律师已有655人参加
您的企业遇到问题了吗
免费咨询专业法律顾问
快速咨询在线专业律师 3分钟快速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