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是无形资产摊销,这是公司参加市场需求的关键专用工具,也可以在企业品牌推广中具备一定的识别度。注册商标必须大约一年的時间,针对急切有着商标的企业和个人,假如价格实惠,以出让的方式获得商标将更为省时省力。那么签订商标转让协议有哪些陷阱呢?让我们和华律知识产权小编一起来学习这个问题的相关知识吧!
签订商标转让协议的陷阱有哪些
一、签订商标转让协议前,警惕风险商标以次充好
当许多人签署商标转让协议时,他们往往忽略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即该商标先前是否已被许可使用、抵押权、已转让,以及是否已申请异议、撤销。如果存在上述任何一种情况,则购买将引起无休止的争议,并且将会面临相关法律风险。因此,在签署协议之前,请使用商标查询工具检查商标状态是否有效。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商标受理通知书”并不意味着商标已经成功注册,只有获得“商标注册证书”的商标才能受到法律保护。
二、非法转让,请谨慎“黑心”非法商
目前,中国的商标法和实施细则,仅赋予商标局批准商标转让申请的权力,并未规定其法律责任。非法商家会借此漏洞,伪造商标持有人的印章,假冒商标持有人,将他人的注册商标转让给自己或他人,并向商标局申请相关手续。披着法律的外衣,做违法的事情。一旦发生这种情况,不但给受让方带来利益的损失,而且会浪费宝贵的时间,错过商标转让机会。
三、诚信缺失,索要高额转让费
许多缺乏诚信的卖家,在进行签署正式的商标转让协议时,仍会出于各种原因拒绝转让,以各种借口抬高价格,索取高额的转让费。由于种种原因,受让方只能满足转让方的要求。如何避免呢?方法是即与受让方签订交易损失赔偿合同,在转让前确定商标的价格,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四、近似商标未一并转让
进行商标转让,未将近似商标一并转让,或商标所有人故意隐瞒与商标转让类似的相似商标,这种行为是需要提醒注意的。这种行为不仅是非法的,而且更重要的是,它直接损害了买方的合法利益。建议如果您需要购买商标,必须请专业人士代表您,进行风险分析和购买,或签订《专有许可协议》,充分确保了商标的合法使用权,无后顾之忧。
以上内容就是关于签订商标转让协议需远离的陷阱。目前商标转让市场日渐火热,各类转让平台数量也很多,但是质量参差不齐,大家需甄选具有专业性质的商标转让平台,这样能保护自身的利益不受侵害。
相关法条
《民法通则》
第九十六条 【商标权】法人、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依法取得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
上述便是小编为您收集的有关业务知识,但愿能为您提供有关的帮助。华律知识产权为您提供关于版权、商标、专利的有关业务知识,上华律知识产权给您的知产加把“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