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企业遇到有关知识产权的纠纷,有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解决。
1、协商。协商是只有双方当事人参加的,对于双方而言都是最先采用的一种手段。此种方法是成本较低。通过界定问题,划定双方需要满足的利益需求,使意见达成一致,解决纠纷。
2、调解。在调解中,有了第三方如法院、调解委员会等的参与。在调解机构的调解下,双方当事人全面了解事实、相关法律和惯例;随后当事人相互陈述理由、事实和交换证据,进行辩论,让产生纠纷的双方了解对方的立场,了解自己所能把握的机会,了解事实;接着双方进行交涉,相互让步,最终达成和解协议。
3、仲裁。对于合同类纠纷,如技术开发合同技术转让合同、专利转让合同、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技术服务合同、技术咨询合同、保密协议合同纠纷,当事人可以在订立合同时约定仲裁条款;知识产权侵权纠纷中的可仲裁点一是平等主体,二是财产内容。
4、诉讼。在我国,知识产权诉讼分为知识产权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
知识产权行政诉讼分为由国家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裁判引起、由国家行政机关作出的详细行政行为引起、由地方知识产权治理机关行政执法引起三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