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律解答
股东代表诉讼时效:
1、股东代表诉讼被告的主体范围与被告实施的侵害公司利益的行为的类型密切相关;而侵害公司利益的行为的不同类型,将决定股东代表诉讼应当适用何种诉讼时效期间。
2、股东代表诉讼被告的主体范围,不仅应当包括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控股股东或其他股东、清算组成员等公司内部人员,还包括其他任何损害公司利益的交易相对人或侵权行为人等公司外部人员。股东代表诉讼的诉讼时效期间,应当根据具体的侵害行为类型与诉讼请求,确定适合何种诉讼时效期间。
3、股东代表诉讼的诉讼时效期间适用的基本原则是,一般情况下,适用规定的两年的诉讼时效期间;法律对该等侵害行为与诉讼请求另行规定特殊诉讼时效期间的,应当适用特殊诉讼时效期间。
4、股东代表诉讼的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应当根据被告的类型确定,即由于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股东等公司内部人员实施侵害公司权益的行为的,股东以其为被告提起代表诉讼的,诉讼时效期间应当从股东知道或应当知道的时点起算。由于公司之外的第三人实施侵害公司权益的行为的,股东以该第三人为被告提起代表诉讼的,诉讼时效期间应当从公司知道或应当知道的时点起算。
对于公司内部人员和公司以外的第三人共同作为被告的,应当区分情况,公司内部人员提起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抗辩的,诉讼时效期间应当从股东知道或应当知道的时点起算;公司以外的第三人提起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抗辩的,诉讼时效期间应当从公司知道或应当知道的时点起算。
股东代表诉讼的诉讼时效往往是根据诉讼代表主体的范围来进行决定的, 一般情况下大部分属于两年的诉讼时效,但是如果有特殊情况的,那么可能适用时效有所不同。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