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注销
公司注销指的是当一家公司向登记机关申请注销并终止法人资格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企业的申请,作出准予企业解散的登记决定的行政行为。
公司注销的原因一般有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比如内部资金出现问题,经营不善,外部则有被吊销、撤掉注销的情况,也就是公司注销可能是主动行为,也可能是被动行为,公司被撤掉注销或吊销后都需要进行清算并且注销。需要了解的是:注销是企业合法退出市场的唯一方式。
2.吊销
公司吊销是指企业违反了工商行政管理法规,被工商行政主管部门采取强制手段剥夺其经营资格的一种行政处罚。这是行政机关对企业实施的最严厉的行政处罚。
吊销作为一种行政处罚,与前面提到的公司注销的最大不同就是,吊销并非企业的主动行为,而是被动接受登记机关的处理。
企业被吊销并不等于直接退出市场,这意味着公司依然存在,但由于处罚不可以再进行经营活动,对于一家公司而言,这样的处罚是永久的,所以公司需要自行进行清算并前往办理工商注销登记。
3.撤掉注销
撤掉注销是指工商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上级行政机关根据利害关系人的请求或者依据职权,作出的撤掉注销行政行为的决定。
简单来说,撤掉注销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纠错行为,即对已经完成的登记的否定,被认定为错误的登记结果就此丧失法律效力。撤掉注销的前提是,企业自开始就不符合登记条件,但凭借登记人员滥用职权、提交材料造假等非法手段最终取得了公司登记,这种情况下,登记机关会采用撤掉注销的手段来处理,降低影响。